社区版块导航

便捷生活
我要买房家居装修租房转铺亲子营西宁车友
互动西宁
西宁茶座情感天空交友征婚有问必答西宁资讯
乐活西宁
西宁美食家有爱宠
要结婚
谈婚论嫁
找客服
意见建议

保护生态不拘泥于形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9 08: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宁市推出的首部生态环保主题大型原创音画舞蹈诗《绿水青山·幸福西宁》上映后,瞬间刷爆了市民关注的热点。人们仿佛第一次知道,生态环保的知识与历程还可用如此艺术的形式来呈现。其实,呼吁生态保护、提倡绿色发展,何时拘泥于形式?
  对生态保护意义不拘泥于形式的解读,更有助于群众理解和接受。“舞蹈诗凸显的是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看过演出我想再次呼吁大家保护环境,热爱尊重自然”,青海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地方本土歌手马艳感叹道。一个小时的舞蹈诗即让人们对环保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足见创新形式在阐释生态保护意义中的有效性。在环保宣传中,我们可以用更多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民间曲艺、绘画展示、歌曲大赛等,让观众更直观地理解环保的意义并发自内心的予以接受。
  对生态保护之路不拘泥于形式的阐释,更能够让普通百姓入脑入心。“西宁,正在聆听黄水清澈的吟唱;西宁,正在挥笔描画南北山的风景”,这是湟中县在“三下乡”活动中向百姓提供的《湟中民间戏剧曲艺》一书中的一段诗歌。现场百姓争相领取,纷纷表示这样的形式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入了解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尤其是家乡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绩。百姓朴实的话语,真切地反映出阐释生态保护之路的理念,举措,只有采用基层百姓能够接受的方式,才能真正的让他们弄懂弄通、入脑入心,最终传入千家万户。
  对生态保护工作不拘泥于形式的展现,才能为后代留下可传承的经验。大型秦腔现代戏《尕布龙》上演后在全省掀起学习尕布龙精神的热潮,今年又赴南京、合肥等地巡演获得一致好评。其中“搞绿化”的章节展现了他痴迷南北山绿化的事迹,既感动了观众又让南北山的绿化经验得以记录和广泛传播。一部优秀的展现环保工作的作品,既可以是舞台剧也可以是纪录片、图书等,只要足够经典便可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让经得住考验的理念做法真正走出去、传下去。
  如此看来,呼吁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又何必拘泥于形式?创新、创意才是其必由之路。
            
  来源:青海新闻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内容纠错举报
信箱:2363646802@qq.com
举报电话:0971-96123
青海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qinghaiyuqing@163.com
举报电话:0971-8483520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