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出门打工学个啥技术好?种当归要注意什么?如今,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台子乡哇麻村,驻村第一书记马锁安成为了村民最信赖的人,村民有什么新想法,都愿意跟他商量。这些信任源自马锁安为村里所做的一件件大事和许多小事。
记得刚到哇麻村时,村民们都觉得驻村工作队在村里待一段时间就会走,一些事情不过是走过场。驻村没多久后,马锁安入户走访,了解到村里吃水难、部分农户用电难是村民急盼解决的问题。
于是,驻村工作队多方协调落实了村里水源改造项目,解决了这两个老大难问题。“村民们一下感受到我们是来办实事的,距离立马拉近了。”马锁安说,最大的变化是以前村民们见了马锁安最多笑一笑,或是羞涩地打声招呼,叫声“马干部”。之后,大家看见他大老远就喊“马书记”,都愿意和他寒暄一会儿。
刘有全是村里的低保贫困户,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肢体残疾,另一个患有精神病,这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去年,乡政府为刘有全家安排了建房项目,建成后可享受建房补助。虽然好政策让刘有全十分暖心,但因为刘有全体弱多病,不时住院看病,老两口仍然住在几间低矮破旧的老房子里。直到今年上半年,仍然不见他家有建房的动静。
7月初,马锁安又到刘有全家走访,刚从乡卫生院看病回来的刘有全就把自己的苦衷告诉了马锁安。“政府的政策虽然好,但我家困难多,两个儿子干不了活,没有左邻右舍帮忙,房子实在是没法建。”刘有全说。
听着刘有全的苦衷,看着他家里的情况,马锁安心里久久无法平静。得到刘有全的同意后,马锁安立即找到正在村里施工的负责人承包建房,并发动村干部和邻居亲朋一道,前后利用20天时间为刘有全家建成了新房。
住进新房的那天,刘有全请马锁安到家里做客。“老人握着我的手,不停地说谢谢,眼里还泛着泪花。我心里特别感动,我只不过做了力所能及的事,老人这么感谢我,我更得为村民们做实事,做好事。”马锁安说。
来源:青海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