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块导航

便捷生活
我要买房家居装修租房转铺亲子营西宁车友
互动西宁
西宁茶座情感天空交友征婚有问必答西宁资讯
乐活西宁
西宁美食家有爱宠
要结婚
谈婚论嫁
找客服
意见建议

青海油田在全国率先大规模应用可控震源动态扫描技术获成功 工期提前10天 日效提升6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7 12: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5日,记者从青海油田获悉,在柴达木盆地迄今最大的三维地震勘探项目尖顶山探区,青海油田在全国率先大规模推广应用了可控震源动态扫描技术,实现采集日效均在6000炮以上,平均日效提升近60%。日前,该三维地震勘探项目已经提前10天完成野外数据采集工作。

  尖顶山三维地震勘探项目位于柴达木盆地柴北缘尖北斜坡,施工面积1000平方公里,是迄今为止柴达木盆地最大的三维地震勘探项目,炮数多达20万炮,相当于2016年盆地内所有地震项目炮数的总和。勘探目的旨在精细落实工区构造及断裂体系特征,探索侏罗系地层空间展布规律,有效识别基岩岩性圈闭,为该地区勘探、开发、建产提供依据。

  为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提高勘探效益,青海油田在勘探中大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在国内首次采用动态扫描技术规模化和工业化应用施工,也开创了全球使用G3i仪器实现可控震源多台次动态滑动扫描的先例。

  动态扫描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可控震源高效扫描技术,它综合了当前在地震勘探中常用的交替、滑动和距离同步扫描三种扫描方式,突破了以往仅通过时间域或空间域单独设定参数带来的效率与噪声的固有矛盾,通过科学设计时距关系曲线实现了采集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和高效噪声影响的最小化。

  在尖顶山三维地震勘探施工中,青海油田针对构造主体成像困难、基底发射不清的难题,优化两宽一高技术系列,采用更小面元、更长排列、更高覆盖次数、更多接收线数、多台次低频震源激发来确保采集效果,炮道密度每平方公里达到323万道;针对工区地表80%以上覆盖坚硬碱壳,检波器埋置困难,耦合效果差的难题,采取工序分离、电钻打眼的方式,确保接收效果,全区累计电钻打眼180余万个;针对工期紧、任务重的难题,发挥甲乙双方一体化优势,对项目进行升级管理,增加人员设备投入,共投入低频可控震源28台,创造了国内一个勘探项目投入低频震源最多的施工纪录。

  目前,野外数据已全部进站,室内资料精细处理、解释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开展中。(王得刚)

  <input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 style="display: none" type="checkbox" value="0"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内容纠错举报
信箱:2363646802@qq.com
举报电话:0971-96123
青海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qinghaiyuqing@163.com
举报电话:0971-8483520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