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块导航

便捷生活
我要买房家居装修租房转铺亲子营西宁车友
互动西宁
西宁茶座情感天空交友征婚有问必答西宁资讯
乐活西宁
西宁美食家有爱宠
要结婚
谈婚论嫁
找客服
意见建议

青海7男2女太白山遭遇暴风雪失联...另有其他团队2名驴友遇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5 17: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一前后,来自全国各地多支户外团队来到宝鸡太白山进行鳌太穿越,因5月2日遭遇暴风雪,至今20多名驴友失联,2名男性驴友遇难,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据了解此次失踪的20名驴友中,有青海团队的7男2女。

微信图片_20170505174032.jpg
微信图片_20170505174039.jpg
4月28日,陕西曙光救援队技术委员会主任陈昫同拍摄的驴友穿越鳌太的情景

   昨晚9时许,记者从陕西曙光救援队了解到,“五一”前后,多个户外团体到太白山进行鳌太穿越,因5月2日在太白山遭遇暴风雪,4月30日上山的青海团队7男2女失联;5月1日上山的义乌团队,13名驴友失联;5月1日上山的上海8人团队,其中5人已经安全抵达大爷海,两名男性驴友确定死亡,一名女性驴友至今失联。

   5月4日上午,宝鸡市太白县公安局已将情况转呈当地生态委,当地消防、公安以及救援队正在紧急搜救中。  

微信图片_20170505174041.jpg
网络图片

微信图片_20170505174045.jpg

     5月5日下午,西海都市报记者与青海户外团队成员取得联系,确认9人中4人已经安全下山,其余5人已取得联系确认安全,预计6日即可下山。


众所周知,
鳌太穿越是国内最艰难的穿越线路之一,
长期以来被很多户外爱好者
作为晋级雪山道路的一道门槛。
曾有陕西的驴友称:
走下鳌太,一般雪山很容易拿下。
由此可见,鳌太穿越的艰难性和风险性
微信图片_20170505174048.jpg

虽然不少旅游都以走鳌太为荣,
但户外旅游一般都要在安全为前提下进行,
要考察天气、自身体能情况
以及诸多不确定因素,
之后做出判断能不能出行。
微信图片_20170505174051.jpg

旅游的冒险精神我们表示肯定和赞赏,
但是可以避免的风险还是一定要避免的,
否则那就不是冒险!而是冒失!
为了让更多户外冒险爱好者少走弯路,
小编吐血整理了鳌太路线的基本姿势!


鳌太穿越是什么?
简单来说是指纵贯鳌山-太白这一秦岭主脉的线路。

鳌山,也称西太白。位于陕西省太白县,海拔3476米,是秦岭第二高峰。

太白山,位于陕西眉县与周至县交界处,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秦岭最高峰。
微信图片_20170505174054.jpg

鳌太路线的主要难度?
1、长时间的穿越无人区且得不到补给,全部行程中所需生活物资全靠个人自己背负。 需翻越10多座海拔在3400米以上的如同刀刃的山峰。
2、气候多变,常有恶劣天气能经历四个季节的变化。主要山峰全年大部分时间被浓雾笼罩,难见山体真面目,线路复杂。
微信图片_20170505174057.jpg

鳌太穿越需要几天?
四天左右时间。
第一天:早上开始从塘口村上山,夜宿西跑马梁,
第二天:早上西跑马梁出发,夜宿金字塔峰下。
第三天:早上金字塔峰出发,下午登顶拔仙台,夜宿大爷海营地。
第四天:早上从大爷海出发,傍晚到达嵩坪寺保护区管理站。

鳌太穿越适合哪些人?
适合身体素质好、富有冒险精神的户外旅游者。
一般没有完全准备的普通游客,不要轻易赴此地。

鳌太穿越合适时间?
秦岭山脉是中国南北气候带的分界,也是整个中国最重要的分水岭,所以鳌太区域气候比一般高山地区更复杂且多变
每年4月底夏至前后、8月上旬、9月底都会出现一周左右的好天气,适合穿越,其他时间则多暴风雨雪和大雾,不适合穿越。
微信图片_20170505174100.jpg

鳌太穿越带什么?
食物!一定要携带充足的食物和水。
药品!速心丸之类。
气罐!一天早晚两次做饭并烧第二天饮用水。
电池!一定要带够手机和卫星电话电池,能多备就要多备。
军用指北针!GPS之类!这类 东西的重要性你懂得。
丝袜!以防带的水不够,作为过滤水源的东西。
微信图片_20170505174103.jpg

鳌太穿越要注意哪些安全?
1、身体潜在的隐患。出发前做一次常规的身体检查,出发前一周不要超负荷工作,放松心情。注意体力的留存,备好两只手杖,准备好应对高反的速效救心丸。
2、识路。导航GPS、68路点、68等高线地图、62式指北针,并且熟练掌握。
3、野兽。野兽在这个季节这个海拔高度是不会出现的,动物的生物链这时候最高不会在海拔2500左右以上活动。
4、雾天迷路。如果迷路不能紧张,紧张只能带来相反效果。如果迷路不能继续前进就原地找营地等待天气转好。在无法识别路而做无谓的找寻只能离原路线越来越远。还有就是依靠GPS返航到出发地。
5、复杂路段行走。上山把手杖调短,适合上身用力。走山脊把靠山脊侧手杖调短,外侧调长,这样利于保护身体平衡。下山不能抱侥幸心理,不管下的路是否距离较短,也得把两只手杖调长来保护膝盖和保持身体重心,长度不得超过手杖的极限标志。
微信图片_20170505174106.jpg

越美的地方越危险,最后只想送四个字给所有喜欢旅游和冒险的朋友们:注意安全!
祈祷剩下的人都能平安归来!


发表于 2017-5-5 21:16:53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能平安归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内容纠错举报
信箱:2363646802@qq.com
举报电话:0971-96123
青海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qinghaiyuqing@163.com
举报电话:0971-8483520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