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街头被忽悠 剪发烫头花了千余元
前不久,还在上大学的小杨在逛街时被一名男子忽悠进了一家美发店,让小杨没想到的是,只是剪了个头,她花了一千元。
12月14日,小杨趁着下午没课,独自一人在西宁市西大街附近闲逛。正走着,一名发型个性的年轻男子凑近了小杨。男子称最近北京的剪发名师来西宁,他们有幸请到这个师傅,所以想找几名幸运的路人来体验全新的理发模式。一进美发店的大门,一名扎着辫子的男子称自己是北京一家知名美发工作室的总监。“总监”介绍的同时,拿出了几本画册,上面全是长相俊美的美女,画册上模特的发型不仅自然而且有型。听着听着,小杨心动了,答应了“总监”。
结果,发型做好后,小杨对着镜子有些吃惊,吃惊的并不是自己变美了,而是变得特别浮夸奇怪。更让小杨不满的是,到了结账时,“总监”告诉她整个过程消费了1199元。事后,她和朋友聊起这件事才知道,这都是美发店的“套路”,先在大街上拉客,再声称请来了北京、上海的发型师,最终只用最低的成本完成一套美发流程,从中牟利。
来源:西海都市报记者 姚宇轩
梳理了欺骗消费者通常采用的三大手法,希望广大消费者能早知晓,少受骗: 手法一:给顾客服务的时候,顾客不询问,就不告知价格。顾客做下来,不管什么材料,直接给顾客用上。结账的时候,顾客提出异议,他们再拿出所谓公开的价格牌,声称自己是明码标价的。这时候,顾客要么自认倒霉,付钱走路,要么进入他们欺诈的第二环节。 手法二:面对巨额消费账单,他们会主动告诉顾客,如果是会员,可以享受非常大的折扣优惠,甚至承诺会员卡可以转让,他们代办转让。这时候,很多已经“上套”的顾客,为了减少损失,往往会向圈套里再迈一步,办理数千元以至数万元不等的会员卡。而后,又以“转卡”需金额对等为由,让受害人不断交钱。 手法三:所谓明码标价,不提数量,店员在向顾客推荐某种韩国进口药水时,会报一个368元的价格。顾客往往以为这是做一次的价格,但是到结账的时候,他们会说是1支药水的价格,而且每个人都会用十多支,甚至几十支。“大账单”产生后,同样按照上述第二环节处理,继续往下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