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甜菜又名菾菜,发音都相似,后者却显得格外洋气。这种作物原产于欧洲西部和南部沿海,只是大多数青海农户都不知道它原来有如此洋气的来历。
甜菜如今十分少见,我也是在乐都采访时偶然发现了这道菜。据当地农户介绍,80年代,由于青海绿色蔬菜品种较少,甜菜是乐都地区盛夏里家家户户桌上不可或缺的的一道时令凉菜。对当时的农户而言,甜菜可谓是一宝,其嫩叶焯水后可凉拌,也就是本期所要介绍的一道故乡菜。其果实,与土豆一起焪熟后,用擀面杖捣成泥状,味美香甜,是当时的孩子们乏陈可数的零食。在当时的人看来,甜菜可是饭桌上的稀罕物。在采访中,我就听到了这样一段故事:“婆婆是内地人,80年代来青海时特别不习惯这里的饮食习惯。那时蔬菜品种少,下的面里就放几块洋芋或者萝卜,色彩单一不说,吃下去都觉得刮肠子。奶奶心疼婆婆,便摘了许多甜菜叶子给婆婆加餐。夏天凉拌一碟子凉拌甜菜配上擀好的长面,是那时记忆里再美不过的一顿饭了。”
而这些却都不是青海的庄户们喜爱它的原因。在青海,人们种植甜菜主要是为了养猪。朴实得如庄户人家般的甜菜,一不挑地,洒下种子就能长;二不娇气,生长过程中只需偶尔浇一些水。盛夏时节人们可以捡些嫩叶丰富吃食,待叶子渐老便可摘下喂猪。而秋季来临的时候,土壤下结出的果实更是当时猪饲料的主要来源。这样根、叶都可以被利用的作物怎能不受勤俭的庄户人家喜爱?但随着青海蔬菜品种的丰富,以及养猪户的减少,加之饲料开始工业化生产,甜菜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逐步消失在青海人的视线。如今,想要遇到这种作物也许只能去农家院中找寻一番。
快点来看看甜菜的做法吧↓↓↓↓
甜菜,叶片形似犁铧,表面褶皱不平,略有光泽;叶柄竖长,呈肋骨状;果实埋于地底,呈锥状。↓↓↓
挑较嫩的甜菜叶摘下后洗净,如叶子较老,则要先撕出叶柄里的筋,然后放入沸水中焯一遍。↓↓↓
焯水的时间,视自己口味决定,软硬皆可,再将焯好的甜菜沥尽水分后晾置。↓↓↓
直接捞出的甜菜叶柄较为宽大,待其凉后,可用手撕开,这样加入调料后才能更加入味。↓↓↓
凉拌甜菜的精华在其叶柄处,讲究的食客会将其尾部连带叶子的部分丢弃,将叶柄切成两寸长待用。↓↓↓
在切好的甜菜中加入少量的青椒丝、干辣椒段再配以盐、姜、蒜等佐料,炝油后即可装盘。↓↓↓
来源 | 海东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