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从青海省农牧厅获悉,自2008率先探索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方式以来,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载体大力推行“以草定畜”,7年间青海牧区已累计完成减畜任务570万羊单位,使草原持续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结合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一系列生态保护机制,通过探索集约化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新路径,近年来青海对2.45亿亩中度以上退化草地实施了禁牧保护,对2.29亿亩草原实施了草畜平衡。”青海省农牧厅总畜牧师王会林说,通过推行禁牧、减畜、休牧,青海牧区天然草场的产草量提高了12.19%。
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的青海省拥有4.74亿亩可利用草场,大多数位于三江源和环青海湖地区,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但由于长期过度放牧,这里的草原退化、沙化严重,畜牧业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对“中华水塔”生态安全构成威胁。
为破解“人、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和牧民增收难等矛盾,2008年底,青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