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标题:乐都十件实事交出满意“答卷”
去年,乐都区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76%以上。承诺的十项民生实事已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
去年以来,乐都区不断提高救助保障水平,城市低保标准在现行标准的基础上,由原来的月人均338元提高到358元,月人均提高20元;农村低保标准在现行标准的基础上,由原来的年人均2105元提高到2345元,年人均提高240元。将农村重度残疾人补贴标准由原来的50元提高到了100元,发放重度残疾人补贴487.7万元。基层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不断加强,在碾伯镇等7个乡镇63个村中实施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工程,其余291个村的设备已经到位,现已开始安装,近期将全面完成,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已在全区354个村实现全覆盖。教育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寄宿生在享受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的基础上,每生寄宿生增加300元公用经费,将营养餐补助每生每年提高到800元。
同时,围绕群众所需所求,在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方面,开通了乐都至平安、丽水湾、碾伯镇政府至高铁站2条公交线路,新增公交车20辆,其中乐都至平安区间公交7辆,丽水湾、碾伯镇政府至高铁站公交13辆。投资2770.2万元通过分散自主搬迁方式,在15个乡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共涉及486户,户均投资5.7万元。全面完成了5167户农村“两房”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5亿元。
标准化社区建设方面,投资525万元的乐都区救助管理站及流浪未成年救助保护中心已开工建设,主体已完工。3个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已开工建设,寿乐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已竣工验收并已交付使用;朝阳山、九哈家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正在建设、主体已完工。投资450万元在19个乡镇建设了5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目前已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来源:海东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