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仑在线讯 1月8日,城西区古城台街道办事处青年巷社区邀来居民许连文老先生,请他给社区的居民和孩子们讲腊八节的民俗。1月11日就是农历腊月初八,也就是民间俗称的腊八节。
“这些年来,我发现腊八节味不浓,社区举办腊八民俗讲座还是很有必要的。”许连文老先生说,一些年轻人渐渐淡忘了腊八节这样的传统节日。社区工作人员黎金霞有些遗憾地说:“我们小时候腊八节这天可热闹了,家里的老老少少都会等着吃麦仁饭,虽说当时家庭条件不好,可是,觉得过腊八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但现在腊八节的味道越来越淡了。别说做麦仁饭,好多孩子都不知道什么是麦仁饭。”
“前两天我在孩子面前念叨腊八节快到了,孩子竟然问我什么是腊八节,我不知道怎么回答。”社区工作人员刘建萍说,与老一辈人对腊八节念念不忘的态度相比,年轻一代似乎对腊八节的习俗不太在意,小时候经常过腊八节,知道有这么个节日,但是说起节日的来历,“还真不知道。”刘建萍说她年少时她母亲会在腊八当天煮麦仁饭,可如今就算知道腊八节,也毫无过节的感觉,倒是眼瞅着腊八一过,除夕就到了,盼着能早日回家与家人团圆。
“年轻人对腊八节的了解很少,如果缺乏宣传,真担心这个民俗会被年轻人彻底遗忘。”青年巷社区主任王福兰认为,社区举办腊八民俗讲座,就是期望能加强宣传,让年轻一代能够领略传统节日的魅力,将这些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作者:李月娟)
★延伸阅读★
腊八是中国的传统民俗节日,我国大多数地区在这一天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这天,很多青海人是要吃麦仁饭的。”民俗专家李逢春说。
李逢春介绍,青海不产米,所以外地人喝腊八粥,青海老一辈人就吃麦仁饭。那时候老人们到结冰的河里,刨出一个坑,然后把麦子放进去用榔头除去麦子皮,再把去了皮的麦仁拿出来,回家煮上一大锅麦仁饭。还有吃“腊八冰”的习俗,腊八这天,孩子们到河边找一些干净的冰块,拿回家里让家人和家养的牲畜都吃一些冰,祈求来年丰收、六畜兴旺。老人会在腊八这天把冰块拿到田地里的坟头上,观察从冰上冒出来的气泡,冒出圆形的气泡多,就表示来年豆子会丰收;冒出长形的气泡多,则表示来年麦子会丰收,但是现在这种类似游戏的预言已经不存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