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仑在线讯 《寒假未到辅导班已“火”》一文刊发后,记者采访了多名中小学生。
★“外国的小朋友真轻松呀。”
玲玲上小学六年级,1月6日考完了最后一门课,当被问到寒假有什么打算时,她没有丝毫的兴奋,“妈妈给我报了剑桥英语和数学辅导班,假期又够我忙的了。”玲玲每天晚上十一点睡觉,早上六点多就得起来去学校,她说,身边的同学也都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所以心里觉得挺平衡的。玲玲小小年纪已经戴上了一副厚厚的眼镜,在一次英语课中,她看到了一篇外国小朋友写给中国小朋友的信,里面描述了外国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轻松的作息时间表,每次朗读这篇文章,玲玲总是羡慕地说:“外国的小朋友真轻松呀。”
★“我只想多睡一会儿。”
每周数不清的卷子,课桌上的辅导书堆积如山,刚刚上高一的小伟在这个寒假里报名参加了两个辅导班。每天傍晚放学回到家已是筋疲力尽,踏进家门,不愿和父母多说一句话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吃完饭继续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学习,尽管头脑昏昏沉沉,还是坚持再坚持。“作业一大堆还要补课,我都不知道以后的日子怎么熬了。”小伟沮丧地说,“父母总是说,坚持一下,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可是我每天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多睡一会儿。”
★“我连玩也不会了。”
强子上初二,周末休息时就在电脑前玩游戏,“平常到老师家里补课,现在同学之间也不会透露自己在哪个老师家补课。有时老妈让我放松一下,可我不知道有什么可玩的,只能玩电脑游戏。”强子说。在家里,强子是重点保护对象,他学习时,父母都不敢大声说话和看电视,他说:“我知道父母都是为我好,可这样的教育方式让我学得不怎么样,也不会玩了,和同学、父母都缺乏交流,我不愿意和他们多说话。” (作者: 莫红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