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仑在线讯
背景:2001年,西宁市按照社区的构成要素,将四区304个居(家)委会调整为128个社区居委会,社区规模平均为2000户到3000户。
2002年,“星光计划”实施,社区办公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2006年起,西宁各区多方筹集资金建设高标准、上档次的标准化社区。
2008年,社区居委会整合,西宁城区社区居委会调整为98个……
新闻故事:2001年,西宁市冷湖路社区成立,至今已有十年,它的十年变化,恰好见证了西宁市社区的十年之变。十年间,社区在一点点成长变化,名称变了、职能变了、环境变了、人也变了……
11月15日,虎台办事处冷湖路社区居委会主任邢忠芹站在刚刚装修完的全封闭式社区办公楼内回想起了十年前的冷湖路社区居委会。“那时候,别说居委会的办公用房,就连冷湖路地区多半都还是菜地。”
“公章靠背,工作靠嘴”是当时居委会最真实的写照。冷湖路社区居委会的第一任主任就是邢忠芹,没有办公用房,刚上任时,邢忠芹每天背着公章到处找地方办公,辖区家属院的门卫都是办公场所。“那时候居委会的事情比较单一,工作人员胆大、心细、有热情就可以。”邢忠芹说,当时,她手下有5个“兵”,每天除了盖章,几个人戴着红袖章楼上楼下地挨户敲门,不是收卫生费就是调解邻里矛盾。“跑断腿、磨破嘴,张家串来李家走”说的就是那时居委会的工作。
2002年,“星光计划”开始实施,居委会几个人看上了辖区一个“大坑”,“当时,现在的杰森花园刚刚开始施工,院子里有个大坑,我们几个人一商量,就把居委会的地址选在了那里。”经协商,一座两百多平方米的小二楼建了起来,那在当时可是一流的居委会办公楼。2003年,各级政府都开始重视社区的建设。冷湖路社区居委会有了两台电脑,还拉了网线,工作人员都稀罕得不得了,低保、劳动保障工作都开始通过电子表格录入。“2006年,社区居委会建设有了质的飞跃。”邢忠芹说。那一年,政府对社区居委会的投入力度加大,仅城西区就投入500万元,新建、改建了10个标准化社区。冷湖路社区居委会办公楼面积扩展到四百多平方米,居民有了自己的活动室,办公设施得到改善。
2008年,冷湖路社区居委会和虎台社区居委会合并,辖区居民从2001年的三千多人增加到七千多人。社区的办公经费也从无到有,从每年一万元到如今一类社区每年5万元经费的投入,使社区开展活动、为民服务有了资金。以往,居民提起居委会都不知是干什么的,而现在居民大事小事都找社区。
如今,五百多平方米的冷湖路社区内温度适宜,电子阅览室十多台电脑供居民使用,歌唱队、模特队分期在居民活动室举办活动。工作人员也从开始的五个“兵”增加到二十多名,组成了一支稳定、高素质的社区干部队伍。(作者:雅宁 马小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