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仑在线讯 旧时,当铺因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与钱庄、金库、粮栈一道,并称为四大行业。
老西宁的当铺,经营方式、店面装潢都与内地大同小异,只是因所处的位置不同,收当的东西有所差别。陈邦彦先生在一篇文章中介绍,嘉庆初年,西宁城北朝阳村有一位来自山西姓董的商人开了家当铺。这家当铺除了收当衣物、农具、生活器具外,还收粪土(肥料)。收当的方式也很特别,农民要当的粪土原地不动,成交之后,当铺在粪土堆上插一块木牌,上面写上“已收当”的字样。同样,和别的东西一样,农民当了粪土之后,也会收到当票,等春耕的时候,农民再将粪土赎回。不光是粪土,就连种在地里的青苗也可以去当铺当掉。
当铺,也称作“质库”“质肆”“长生库”等。当铺做交易,当票是凭证。当铺所收的物品无论多新,当票上也要写上:破旧、虫蛀、鼠咬等。上面写的字,一般人不认识,实际上这些字是当铺的暗号。如果当票不小心丢了,马上要到当铺去挂失,叫做“打失票”。否则,被别人拾到,赎走了东西,当铺是不负责的。
当铺表面承认典当的物品一般为物品实际价值的一半,不过具体当多少,要由当铺的掌柜说了算,有时候只有两三成。不同的当铺给物品估的价也不一样,掌柜的如果看见顾客急着用钱,会把价钱压得更低。
当铺不同于别的商家,有很多“行规”。学徒进店必须有保人,白天干活,晚上学珠算,还要背“千字文”和“当字谱”。除了这些,还要有眼力,会鉴别古玩字画的价值,一旦走了眼,损失就会很大。当铺的伙计要回家探亲,所带的物品要经过掌柜派人检查后,才能打包。外出也有严格的请假程序,不准在外吃饭和留宿。外出时,不能走偏门,要在店堂甩袖通过,估计是为了防止夹带贵重物品私逃。学徒不满3年,是不准回家的,3年期满后,每3年可回家探亲一次,一次可以在家住上几个月,路费由当铺出,但不能在家过年,过了探亲假而没有回到当铺的,算是自动辞职。
通常情况下,每年的正月初五,当铺会给伙计发赏钱,赏多少不定。赏钱会由当铺老板事先用红包包起来发到伙计手里,没有得到红包的就意味着下一年不用再来了,免去了被当面辞退的尴尬。
上世纪20年代,西宁的当铺业处于全盛时期,北大街有“统心当”,大十字有“庆盛当”,西大街有“益恒当”,南大街有“益成当”,莫家街有“恒泰当”,石坡街有“世诚当”。除了当铺外,还有“小押当”,只当少量简单的衣物器具等,比当铺给的估价高,赎回时利息也相应高一些,当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手续简单。(作者:赵新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