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仑在线讯 西宁市七一路西社区居民——七旬老人王宝珊自制爱心卡感谢帮助过他的人,3年来他发放爱心卡近百张。11月3日,本报报道此事后,在市民中引起热议。许多市民说,看了报道,大家都很感慨,仿佛有种力量拨动了各自的心弦,而这种力量源自平淡中的真情!
在这里,文明通过一位七旬老人的爱心卡得到近乎完美的诠释和精彩的演绎。乘车时,给行动不便者让座,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给绝境中的人雪中送炭……这样的事我们经常遇到,也参与其中。在创城的进程中,要使每个市民的文明行为都变为自觉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去关心别人,给人以帮助,王宝珊和他的故事,正是典型示范。这样,展示城市温情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多起来,就能营造出浓厚的创城氛围,从而能更加有效地调动民众参与的热情。
王宝珊老人送出近百张爱心卡,这背后昭示了文明因人而生动。城市文明建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由无数平凡人和汇流成河的小善共同成就的。正是有了广大民众的关心、支持和参与,我们的城市也将会变得更加繁荣,更加美丽,更加宜居。(作者:张普)
相关报道 做文明市民 从小事做起
手机尾号3412读者:我今年66岁了,因为平时还做点小买卖,就得经常坐公交车去采购物品。前不久,我和院子里一位老姐姐乘坐33路车,刚一上车就有一位中年妇女给老姐姐让了座位,大家看到之后,有两位“90后”的小青年抢着让我坐在他们的座位上。这事让我特别感动。
手机尾号7978读者:公交车是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其实,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今天我为他人让座,明天他人就可能为我或别人让座,这样,社会才会更和谐,城市才会更美丽。
网民
葡萄紫:为创城尽力,做文明市民,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为身边的人让座做起。
春天:公交车是城市流动的风景线,更是一个城市的窗口,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发扬让座这种美德,为创城作贡献。(作者:燕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