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仑在线讯 公用电话亭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本应该受到大家的爱护。但近日笔者在采访中却发现,我市的许多公用电话亭都遭到了人为破坏,不仅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使用价值,而且残缺的电话亭还严重影响市容。
11月9日,来自沈阳的杨先生向笔者反映,我市IC电话亭大部分遭到破坏无法使用。杨先生在来西宁的火车上不小心把手机弄丢了,为了方便和家人联系,一下火车就特意买了张IC电话卡,但他没想到在西宁的10多天,他没能顺利打出一次电话。下火车当天他就找了火车站附近的IC电话亭给家人报平安,可是他从火车站沿建国路一个一个试着打,一直到东关大街也没有找到一个可以用的电话亭。随后多日他又在七一路的几个IC电话亭试着打了多次,也没打通一个电话。随后,笔者在八一路、互助路、东关大街、大众街、西关大街、新宁路、五四西路等多个路段查看发现,这些路段的IC电话亭多数已是千疮百孔:听筒听不到拨号音、液晶显示屏没有显示、话筒线被人为绞断、话筒不知去向、插卡口被纸片等垃圾堵塞、上面有尖锐物刮擦留下的痕迹等现象普遍存在。有的被“办证”、“刻章”、“招聘”等“牛皮癣”所包围,有的玻璃已不翼而飞,有的不锈钢立柱已被锯断不见踪影,有的电话机被窃去只剩一个空壳……其中,西关大街大多数电话亭没有话机,从黄河路至新宁广场之间的近20多台电话亭仅有三四台有话机。
市民王先生告诉笔者,公用电话亭是城市的公共设施,服务于广大市民,承担着火警、匪警、医疗救急、交通事故报警等公益性应急电话服务。而且,因为其话费低,多数情况下可以满足外来务工人员拨打长途电话的需求。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公用电话设施遭到人为破坏,既不能为市民提供方便,还严重影响了我市市容。“如今虽然人们一般都用手机,用IC电话的人相对越来越少了,但仍有少数人仍在使用公用电话,在没带手机、手机没电甚至遇到紧急情况时,人们的首选也是公用电话,公用电话在一定程度上还承担着”重任“,而我市残缺不全的电话亭不仅没有使用价值,还严重影响市容。希望加强对这些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同时严惩那些破坏公共设施的不法分子。”市民章兴胜说。市民张师傅却对我市IC电话亭的“命运”提出了质疑,他说,现在我市能使用的IC电话少之又少,既然没有人爱护甚至人为破坏严重,也没有相关单位进行管理、维修,与其让这些“缺胳膊少腿”的电话亭立在街头影响市容,还不如将其全部撤除。 (作者:鲁富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