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孩子伤不起,考爸考妈不好当。”这是很多家有高考生的家长的感慨。现在距离2015年高考还有很少的的时间,留给高三考生自主复习备考的时间确实不多了,提醒考生父母,这个时候特别要注意为孩子营造科学的备考氛围,采取积极的态度,以协助的身份做好“军师”角色,同时通过换位思考化解不和谐因素。 1、给孩子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切忌做来回“穿梭机” 进入冲刺阶段后,高考生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学业压力和精神压力,分秒必争成了不少考生回家后的真实写照。看着孩子忙碌的状态,不少父母总是有意无意地在孩子面前来回穿梭,希望能随时候命,全方位地照顾孩子,但这种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父母的无心之举在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一部分比较内向的孩子可能就会产生“爸妈为我做了那么多,我要是考不好怎么办”的想法。还有一部分孩子有可能对这样过度的关心产生反感,开始排斥父母对他们的照顾。如果此时父母没有及时和孩子沟通,仍旧我行我素,孩子的逆反情绪就会更严重,甚至影响正常的备考状态。 2、初步确定孩子高考的分数区间。 根据孩子在一模二模中的考试成绩,根据有全区排名的考试先粗略确定孩子的市排名,根据市排名初步确定孩子高考的分数区间。 然后根据这个分数区间圈定大学,把符合该分数的并且有喜欢专业的大学都列出。高校的专业入取分要看平均分,不要看学校的提档分,专业入取平均分是大本中入取人数最多的那个分数段。 3、应付好高考体检。 高考体检结果对高考录取有着重要影响,家长要合理安排好考生在这段时间的饮食起居,督促他们按时作息,不吃辛辣、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不饮酒,防止感冒,尽量不要服用药物、保健品,避免引发转氨酶增高等症状,影响体检结果。
最紧张的往往不是学生,而是家长。可家长在关心孩子的同时,也时常会走入一些误区。家长如何在考前帮助孩子调整考试心态?说的哪些话会影响孩子呢? 1、我们对你要求不高,你自己好好考试就行了。 点评:对大部分考生不太合适,考生会从反面去理解,对有信心的考生会有负面影响。 可以改为:“你只要发挥出正常的水平,我们都可以接受。” 2、这几天你什么事都不用管,只管专心考试。 点评:会从侧面加大对考生的压力,实际上是在提醒考生,考试是盖过一切最重要的事情。建议考生也做一些考试之外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缓解紧张和对考试的过度注意;有事可做比空着急更好。 可以改为:“你主要负责考试,其他事情交给父母,我们各负其责。” 3、赶紧睡觉,好好休息才能好好考试。 点评:睡眠对考试很重要,但是不能要求学生提早上床休息,还是应该按照原有的作息规律,否则会影响考生的睡眠。 可以改为:“昨天你是这个时间睡觉的,今天也可以去睡觉了。” 4、就拼这一把了! 点评:过分夸大高考的意义,这样会对压力大的考生有负面影响,给学生有“赌博”的心态,不利于考生平稳的发挥。 可以改为:“这次杯赛是给自己一个总结、一个交代,按平常水平发挥就可以了。” 5、考试的时候千万不要紧张,我们在外面等你的好消息! 点评:考试紧张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告诉考生千万别紧张是从反面提示他紧张。“我们在外面等你”会让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分心。 可以改为:“考试紧张是正常的,别的同学也会紧张,让我们一起分担这种紧张吧!” 6、今天发挥得怎样?考得好不好?有把握没有? 点评:这种询问式家长一定要克制。 可以改为:要是孩子考的不顺利,家长可以安慰孩子:“把精力放到接下来的学习中。”
资料整理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