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闻网讯 4月4日,是清明小长假第一天,西山颐宁公墓管护员杨国庆迎来了最忙碌的时候。春分以后,来上坟的市民逐渐多了起来,连续3个星期,杨国庆都是早晨7时上班,天蒙蒙黑了才能回宿舍休息。在杨国庆看护的公墓7个区域里,分散着40个至50个坟墓,对每一个坟墓,杨国庆和其他管护员都要时刻盯着。“这两天来上坟的人特别多,他们烧完纸就走了,我们得赶紧跟上去,把烧纸留下的火星子拍灭,再全部扫到垃圾车里。”杨国庆说。
上午9时,杨国庆载着满满一车烧纸屑和拜祭后用完的食物垃圾,从自己负责的7个区域走过,拉着车子,缓缓走了600多米,来到了西山的垃圾场。
杨国庆将车上的垃圾倾倒在地上后,又在垃圾场旁边的水池里舀了一桶水,浇在了仍然有火星的烧纸屑上。
全部弄完后,拉着空车子的杨国庆,随便找了一块地坐了下来,在这里喝点水短暂地休息一会。
坐在地上的杨国庆一直喘着粗气,60岁的他却拍着胸脯对记者笑着说,“别看我年纪大了,身体还是棒棒的”。
“春分到现在,我一直都没回家,吃饭就等着他们给我送上来。”在杨国庆的宿舍里,床上仅有一床简单的被褥,而宿舍的墙边立着扫把、铁锨等,门外放着装垃圾的车子。
杨国庆说,公墓里管护员一共有26名,春分以后上坟的市民陆续增多,清明时节上坟的人数会达到高峰,连日来杨国庆和其他管护员不断宣传防火、灭火知识,很多市民记住了防火的重要性。
杨国庆正在清扫坟墓中有市民没清理干净的烧纸屑时,他又看到,离自己50米处,烧纸火星子被风吹到了松树、柏树底下,他又赶紧跑过去拿起扫帚拍了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