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闻网讯 近日,市民刘女士遭遇了一件烦心事,每天总有一位陌生男子给她打电话聊天,声称要追求刘女士,骚扰电话已经持续了一个星期之久,这让刘女士很困扰,也差点导致刘女士和她丈夫的婚姻关系破裂。原来,这都是因为刘女士随手丢弃了快递盒,导致个人信息泄漏,被“有心人”钻了空子。
扔快递盒不销单号 女士被电话骚扰
3月初,市民刘女士在网上购买了一台空气加湿器,在收到包裹后,她顺手就把拆了的盒子扔在了小区的垃圾桶旁边,直接把加湿器拿到了家里。第二天,刘女士就接到了陌生男子打来的电话。
“对方能准确地叫出我的名字,还知道我家住哪,我刚换了新手机不久,很多朋友的号码都没有存入,一开始我还以为对方是我的朋友呢。”刘女士告诉记者,第一次接到对方的电话,两人只是寒暄几句,她虽然听不出对方是谁,但怕伤感情,碍于面子,就没好意思询问对方身份,以为聊着聊着就知道对方是谁了,直到男子第三次给刘女士打电话,她才意识到情况不对。
“都怪我丢盒子的时候太大意了,没有清除个人信息,我到现在才反应过来,原来是我的信息泄露了。”目前,刘女士已经电话举报了该男子,并将其拉入了手机黑名单。
处理包裹外包装 近半市民直接丢弃
如今,网络购物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市民收到快递包裹后外包装是如何处理的?记者调查发现,有近一半的市民都不知道如何处理快递外包装,有的甚至直接将快递包装丢弃。
记者了解到,有过网购经历的市民,也会时常接到各种产品推广信息和商家促销信息。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呢?原因或许就出在小小的快递单上。在海东市一些居民小区,记者可以看到有很多的快递包装被丢在小区垃圾回收处,大大小小包装箱和袋子上,有的快递单被撕毁,有的快递单上收件人地址清晰可见,包括收件人姓名、电话、地址等私人信息。
随后,记者又随机调查了一些市民。记者了解到,有近一半的人收到包裹后不撕毁快递单,其中以年轻人居多。“有时单子贴得太紧了,很难撕下来,手头又没有黑笔,嫌麻烦就直接扔掉了。”市民小王说。
保护个人隐私 业内人士支招
网购作为时下一种流行的购物方式,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应该引起网购达人们的注意,丢弃的快递包装有时会被回收再利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泄密。
有些市民在丢弃快递包装时,会用签字笔把个人信息涂抹掉,但这也不是绝对安全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快递单上除了有个人信息外,还有快递单号,通过快递单号也是可以查询到个人信息,一些不法分子也会利用这一漏洞获取个人信息。此外,现在一些电商利用用户登记的个人信息来谋取私利,导致用户个人信息外漏,所以提醒市民在网站填写个人信息时尽量“能省则省”。
市民们在收取包裹时,要有安全防范意识,丢弃包裹前,应及时将快递单据信息销毁。在销毁单据时,除了要销毁个人信息外,还要记得销毁快递单号,尽量避免个人信息外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