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一件衣服需要多长时间?几分钟、几天、还是几周?
也许你要说,这样的问题太简单,太没有意义,
从选衣、试穿、买单到打包,前后也就10分钟的事情,哪有那么多名堂?
但现实中却有人给出“2个月等于零”的答案。
走在大街小巷,睁眼闭眼都能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买件衣服鞋子真有那么难吗 ? 还是就应了网上那句流行话:“其实根本没有什么选择困难症,还不是因为没钱?”但能够走进商店就指着货架上的新款对店员说“这个、这个、还有这个除外,其他的都给我包起来”的人又有几个呢?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呈几何增长的“选择余地”,不管我们去买什么东西,衣服、鞋包、生活用品、家用电器等,都会遇到一个难题,就是到底该买哪件?
选择难——很难像小时候那样喜欢一样东西了
真心一问:在你所有的衣服中,你最喜欢哪件?
我的记忆:
脑海里跳出的是15岁那年妈妈在街上的小店铺里给我买的线衣,带有kitty猫咪图案,虽然只花了30元。后来买过很多昂贵的衣服,可是真的很难像小时候那种喜悦了。小时候一年难得有几件新衣,而每一件都是家里人省吃俭用才买到的,所以格外珍惜。
现在收入高了,选择余地大了,海量的商品让购物变得痛苦而漫长每次一到商场我就会傻眼,满眼的衣服、鞋子、包,根本无法静下心来挑选。在纠结之余花下银子买的东西可能最后还用不上。
渠道多——上演一场“纠结战”
有的人买东西喜欢货比三家。
看上一件宝贝很喜欢,但是商场里又没有折扣,就去网上淘有折扣还包邮的,这样就能省下很多,可是还会觉得折扣不大,于是乎坐等换季大促销,到时候再血拼一番。看见商场的那件宝贝比网上便宜的时候又记挂着网上折扣可能又优惠了,的确是便宜了,但是没有自己要的颜色和款式,商场有自己的颜色款式,却没有自己的尺码了,纠结到最后却是一场空。
要是当时能干脆点买下,至于折腾这么多次,花了车费、精力、时间不说,还平添这么多烦恼。
专家支招——相信自己的选择,不要过分追求完美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旦选择超过7种,我们就很难分辨出属性和品质有何不同。为此,心理学家建议,买东西时尽量让自己的选择控制在7种以内,并控制纠结的时间。
也有专家认为,“选择困难症”的症结在于过分追求完美。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明确什么才是你眼前最重要、最当务之急的需求。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所谓“完全正确的选择”并不存在。我们所能做的最正确的选择就是“永远认为自己的选择很正确”,或者说每一次做选择的时候都要相信,不管你选择了什么,那都是在当时你能做的“最佳选择”
这个不只是针对购物,还可以延伸到生活的各个环节
我的血拼原则——“少即是多”
楼主“选择困难症”现在只要控制好度就可以避免无功而返。不追求最高性价比,高效率的购物方式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某种意义上,“选择困难症”更像是锁定目标和掏腰包之间的一个缓冲期。
所以,想面面俱到还不如重点突破,“少即是多”。这句颇具哲学意味的词,除了在建筑界、设计界被奉为名言外。现在也成为销售和购物的新准则,对于买家,认准一个牌子或一家店买是个好办法,而对于卖家,替买家预先选择,是个好商机。
【讨论】
NO.1 你有选择困难症吗?
NO.2 你买一件东西要花多长时间?
NO.3 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购物困难的经历~~~
参与我们的讨论,楼主依旧会献上宝贵的1分值和2分经验,O(∩_∩)O哈哈~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