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说我的:
小学时代:春节一共有1块钱的压岁钱那个兴奋得(当然要上交父母),茅台30多块一瓶那是买不起的,最奢侈的吃就是生日能有一个荷包蛋吃,要是有“富强面”那是富人家(要粮票的)了;三个小孩上学没有钱只能杀了家里的一头猪,想多挣点做出烤猪在饭店门口买,旁边的那个口水,但不敢吃,到了晚上只能吃猪头肉;单车是26老五羊,大姐上初中才买的一直用到我上高中,最牛的单车那就是28的凤凰了,一个月的收入+排上一年的队~~~~,那时在边界,老爸是民兵单位电话轮流放到家里值班,那个得意~~~~~,手摇的那种,电池是两个比拳头还大的新华电池,不知道是多少号的了
‘初中时代:学校没有围墙,三五好友下午自习课去抓螃蟹、蝗虫烤了吃,周末偷点红薯搞红薯窑,那是电话不用手摇了,香烟不是经济了,忘了是什么了,唉,晚上自习课休息几丁有轮流买单吃雪条、冰激淋,那真是够义气的了,大姐的26单车是我的了,过生日有鸡肉吃的了
高中时代:家里有电话了,能买回力牌的足球鞋(黑色的才酷)了,学会去歌圩喝米单了,有网吧上了,富人家有BB机了(3000米啊),周末几丁好友到街边叹啤酒唱卡拉OK了,卡拉OK还是收钱的,要排队的,晚上街边也有宵夜摊了,知道什么是老友粉、老友面了,过生日是同学轮流摆桌了,第一次喝上了瓶装酒,38度的梅窖酒(现在没有了)~~~~~
大学年代: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自己拿钱管钱,到了学校先买150元饭票,借出去50元,剩下的周末和几个光棍去看“大炮筒”,回来是轮流买单吃宵夜,两个人两瓶啤酒一碗面片共9块钱,舒坦,偶尔可以抽上好烟,同学有BB机了,我还是没有,但有IC卡用了,周末打电话回家那是期望啊,大学几年回家,街面、路灯都没有变过
工作的时候有了自己的电脑,那是1.4gcpu、128m内存、80g硬盘是主流啊,5000刀啊,一个u盘32m那个叫牛啊,有了BB机,已经降价到了700刀了,051代号是姓黄的,其他忘了,朋友有手机了,先是诺基亚6字头,然后是摩托罗拉掌中宝,三星还是后来的any什么的,还知道了:有电话不要借人手机复机是一种美德的;学会下馆子了,卡拉ok也不时兴了,轮到卡座了,再后来是包厢了,打打bo20,其他50,靠,还好没有失身,啤酒也可以喝听装的了,最爱还是黄河,万力被青岛吞了,改青岛大众了,后来还流行了一段桶装啤酒,20斤的最大,还要装开关才行的。然后长时间外出学习,有了手机,联想的2000刀,还只是蓝屏的,蛮牛的了,想想后来的彩票、触屏~~~~~~~,学习回来换电脑,XP2500+、512m、250g,5500刀,还是牛啊,现在硬盘空间不到10g了,什么平板、wp8、四核、八核~~~,靠,没有到5000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