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闻网讯 11月29日中午,西宁市民许先生向本报记者反映,他从别人手中购买了两盒“毛尖茶叶”,回到家中冲泡时发现自己上了当。“看上去绿油油的‘茶叶’,而且能闻到茶香,可回家一泡竟是苦的。”许先生说。
原来,家住省城麒麟湾附近的许先生在晨练时,遇到了两个自称是来自安徽黄山的年轻人。他们走上前热情地向许先生打招呼后,便从背包中拿出了几盒“茶叶”并介绍:“我们是从安徽来的,带来了几盒正宗的黄山毛尖送朋友,可朋友正巧不在,所以就想把这些‘茶叶’卖掉。”
许先生一听对方这样说,难免有些心动。两个小伙看到他有所迟疑,就立即将一盒包装完好的“茶叶”打开,递给许先生让他检查。看到盒中的“茶叶”颜色很好,而且闻起来很香,许先生当即用两百元钱将小伙子手中的两盒“茶叶”买了下来。
回家后,许先生泡了壶茶,尝了一口就感觉味道不对,于是他将两盒“茶叶”都倒在桌子上,发现底部装的竟然是很多茶叶梗和几片树叶。“这些并不是毛尖茶,只是很劣质的茶叶,底部还都是烘干的树叶。”在一家茶叶店,店铺的老板鉴定说。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西宁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称对于这种零散兜售的行为他们无法管理和查处。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购买商品一定要到正规商店,否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的权益将无法得到保障。 (作者:李志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