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盛楠)10月14日,市人大副主任刘德致电本报,详细反映他在过街天桥上遇到的破坏城市公共设施的一幕,再次呼吁广大市民要把城市当成自己的家一样爱护,自觉爱护城市公共设施,让它们长久地为市民服务。
当日14时40分左右,刘德路过长江路南关街天桥时,看到一位60岁左右的妇女拿着手钳,正埋头拆卸天桥护栏上的花篮。刘德问道:“这是你家的吗?”“我认为它没有用了。”老年妇女说。“如果西宁人都像您这样,这个城市的公共设施不就被糟蹋光了吗……”刘德语重心长地劝说着,终于,老年妇女留下已经拆卸的花篮,灰溜溜地离开了。
刘德说,5月份他曾借《西宁晚报》一角呼吁广大市民争做文明人,宣传效果非常明显。这次,他想再次借助《西宁晚报》这份全省最强势的纸质宣传媒体,这份全省读者最喜爱的报纸,呼吁全体市民爱护公共设施。刘德建议,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公德意识,加强宣传力度;加大管理惩罚力度,对那些随意损坏公共设施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刘德还号召市民在约束自己不良习惯的同时,都能自觉监督、制止、举报不文明行为,并建议设立相关奖励机制,鼓励更多市民站出来监督、制止、举报不文明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