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公交车不好等、司机服务态度差,成为市民投诉的热点,无论是公交公司的投诉热线,还是本报96369新闻热线,每天都能接到类似的投诉。是什么原因造成公交车不好等,公交公司又有哪些难处呢?记者就此走访了西宁市公交有限责任公司。
红灯、堵车导致压车现象
8月28日,市民尤先生反映南川东路的3路公交车上班期间不好等;家住景岳公寓的祁女士则反映37路车不好等,希望增加班次。而卞先生更是气冲冲地说:“我从14点50分等到15点40分,足足等了50分钟才等来一辆31路公交车。我问公交车司机怎么这么久才来车,司机回答说没人开车。”随后,卞先生留意到,后面陆续开来了四五辆31路公交车,车上都空空的。
“ 类似的投诉,公司每天都能接到,受路况、车况等因素限制,我们也没有办法,只能在高峰期尽可能增加发车密度。”西宁市公交有限责任公司营运安全处副处长郭锐说,“车次太密了也不行,车都发出去回不来,就没车可发了。就拿车况较好的2路公交车来说,每两分钟发一趟车,遇到一个红灯一分半,高峰期的时候,两三辆公交车便堵在一个红灯路口,和前车拉得距离就大了,乘客等车的时间也就长了。一旦遇上堵车,四五辆车都堵在一起,因此,市民等十几分钟不来公交车,一来就是三四辆也是常有的,等车的乘客不知情,就会怨声载道。
1月至8月两百名司机离职
“本车队招聘持A1、A3驾照的公交车驾驶员”,像这样简短的招聘信息,常见于省城公交车的车尾。缺少驾驶员成为公交车不好等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西宁公交公司一千多辆公交车中,有近四百辆公交车是“单班车”。按照常规,每辆公交车配备两名驾驶员,“单班车”顾名思义就是一名驾驶员从早开到晚。驾驶员不够,车队只能动员现有驾驶员加班加点。
为此,西宁公交公司长年招聘驾驶员,但能留下来的人不多。郭锐说:“今年1月至8月,因各种原因离职的驾驶员达到两百人,而通过招聘留下来的驾驶员只有十多人。年轻人今天来了明天走,能留下来的都是三四十岁的驾驶员。”
重不得、轻不得,管理面临尴尬
为了招人,公交公司放宽了招聘条件,将原来35周岁以下的年龄限制放宽到55周岁以下,取消了原来的身高限制。原来是十个人里挑一两个驾驶技术特别好的人录取,再集中培训一个月后才上岗。现在只要符合条件,驾驶员到车队后简单介绍相关法规后便上车了。因此,服务投诉量上升是必然的。
然而,对于这些投诉,西宁公交公司的管理却处于尴尬境地。按规定有乘客投诉,车辆驾驶员便要下岗三个月。今时不同往日,待遇不高、劳动强度大本就留不住人,如果再实施下岗三个月的处罚已不现实。郭锐说:“对服务不好招致投诉的驾驶员,我们处理起来也很头疼,处理重了,驾驶员立马走人,处理轻了没有效果。”
本报记者 魏金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