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圆了大学梦, 8月24日,城西区总工会为该区50名品学兼优、家境贫困的大学生发放了12.05万元的助学金。芳旭摄
又是一年秋季入学时,城西区为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开辟入学绿色通道,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共享到优质教育资源。
8月28日下午,虽然报名截止日期已经结束,城西区行知小学内仍有外来务工人员前来为孩子报名,学校在无法安排的情况下,向区教育局及时汇报,区教育局立即派人前往协调。据行知小学负责人介绍,因辖区有全省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学校新生入学压力非常大,最早学校一年级只有三个教学班,现在把教师办公室腾出来设了四个班,但随着外来人口增多,这些教室还是不够用,今年新生入学登记已达240人,每个班平均60名学生,已经超出了每班55人的限制。记者了解到,行知小学目前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480多名,占到学生总数的42%。
城西区教育局局长马旭屹对此表示,虽然城西区新生入学压力很大,但对务工子女,他们开辟了绿色通道,只要符合条件,外来务工人员密集区域学校安排不了,他们会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一个都不能落下,保证都有学上。马旭屹告诉记者,近年来城西区不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仅2009年至2012年的校安工程,就投入资金9775.7万元,其中国家、省级配套资金2060万元、自筹7715.7万元,扩建校舍面积增加21075平方米,2005年至今招聘教师350余名,区属各小学软硬件设施得到更大改善。此外,城西区在教育均衡发展上也做出了样板,被评为全国均衡教育先进区。“其实城西区每所学校的教学质量没有差别,因为各学校教师会定期换岗,有些家长总想让孩子上所谓的名校,这也是一些学校入学压力非常大的原因之一”,城西区教育局教育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西区任何一所学校,无论务工子女还是城市居民子女,都能享受到西区优质教育,希望家长不要盲目择校,给学校招生工作带来困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