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楚楚
日前,青海工程机械厂社区家属院的住户们给本报打来热线,反映他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被两个卖电器的人给骗了。记者来到该家属院,群众一下子围了上来,七嘴八舌诉说上当经过。
8月16日,两个人开着一辆车号为鄂FBS819的白色面包车来到该家属院,车上载满了电磁炉和豆浆机。这一天他们只做宣传不卖货,还给前来倾听的围观居民每人送一份小礼品。然后拿出电磁炉和豆浆机演示给大家看,并且恳切地告诉大家,大家看到的是他们研发的第三代产品,第四代产品更好,因为价钱太贵就不给他们介绍了。9月1日,他们会在苏宁电器旁正式开业,到时候价钱会很贵,现在他们是开业前试销,没什么利润。
居民告诉记者,当时他们看到的产品确实不错。17日这两个人又来了,和前一天一样如法炮制一番,不一样的是让大家抽号,说是抽到号的人凭手中的号明天优惠购买他们的电器。于是大家一拥而上,生怕自己抽不上号。18日,约有上百户居民争先恐后地买了他们的产品,一个电磁炉加一个豆浆机共计400元。次日,许多人便发现他们买的产品根本没法使用,与宣传中的电器大相径庭,实属伪劣产品。赶忙打包装上的售后服务电话,这个电话却始终处于“关机”状态。买家们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
就此情况,记者联系到了市工商局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希望他们能提供帮助予以解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案例不少,骗子一般都到偏远的破产家属院去,利用居民们警惕性差和贪图小便宜的心态设计骗局进行欺诈消费。工商局接到投诉后会进行调查,但是这些人用的都是假地址假电话,很难对他们进行处罚。
据工商局工作人员说,他们每月都会印发消费警示的宣传单,上面对于现场推销购买者应注意事项都有说明,提醒大家在购买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但是许多居民往往为贪图眼前小利而成为受害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