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0日清晨,西宁中心广场在热闹声中又迎来了新的一天。一大早,60岁的雷金云早早来到中心广场旁的南川河边,准备开始清理河道里的水草。
一条背带式橡胶裤、一艘双舱的小船、一把长把儿的耙子,这就是清理河道水草的工具。快速穿上橡胶裤,雷金云和搭档李菊兰、薛生莲走下河堤,缓慢进入河水中。
河水缓慢流淌,李菊兰、薛生莲上了船,雷金云在后面推动小船,前往工作区域。耙子伸入水中,拉动长把儿,等收回时耙子已经牢牢勾住了一团水草。
收耙,挑起,等待片刻,等水草团里的水流得差不多了,再把水草扔到船里。小船在水中游走,雷金云、李菊兰、薛生莲不停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半个多小时后,船舱里已经堆积了不少水草,小船的吃水线不断上升。
到了11时30分左右,雷金云、李菊兰、薛生莲已经清理了四船水草,估计总共有三四千斤重。西宁市河道管理所南川河道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王军说,在南川河秀水桥至洪水桥段总长约3.2公里的范围内,像雷金云、李菊兰、薛生莲这样清理水草的人有30人左右。
天气炎热,河道里的水草生长速度比较快,按照一名清理水草的工人的说法,水草就像是一夜之间偷偷长出来的。王军表示,为了防止水草腐烂产生异味,保证南川河水质,河道管理部门从5月份开始就大面积清理河道水草,截至目前,河道管理部门从3.2公里长的南川河里,清理了20余车水草,总重量有100余吨。
其实,工人在清理河道水草的同时,还要清理水面上的各种垃圾。河道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希望市民不要向南川河乱扔垃圾,这不仅破坏了南川河的形象,也给河道工作人员增加了工作量。
本报记者 何耀军 见习记者 贺英才 文/图
上岸 。
出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