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宁市畅通交通工程自2009年启动以来,为进一步优化交通环境,胜利路商业巷、东关大街义乌商贸城、小桥大街建北巷等交通节点区域先后建成了16座人行过街天桥,在建、续建人行过街天桥9座。过街天桥为实现人车分离、保证交通畅通和行人安全起到了实质作用。然而,一些行人放着近在咫尺的过街天桥不走,却从桥下穿行,造成交通拥堵的同时,也给自己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记者调查发现,过街天桥的利用率根据地点的不同、时间段的不同不尽相同,甚至有些过街天桥处于“闲置”状态,其主要原因就是行人嫌走过街天桥麻烦。此外,在建天桥建设材料屡次被盗,已建天桥不被爱护等问题也在拷问着部分市民的公德心。 人行过街天桥 使用“冷热不均”
4月5日,在胜利路商业巷人行过街天桥,行人有序行走。
虽然不是人流高峰期,但每分钟的通过率约一百人次。从市区目前建成并投入使用的16座天桥来看,因处于商业区,行人众多,加上天桥两端配有隔离护栏、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胜利路商业巷口的天桥成了利用率最高的天桥。
而与胜利路商业巷人行过街天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昆仑中学门前的天桥,由于周围缺乏隔离护栏等配套设施,行人横穿马路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4月5日中午,昆仑中学学生放学,许多学生走出校门便直接穿过马路,走到对面的公交车站候车,基本上没有人选择走人行过街天桥,下午,过街天桥上更见不到人影。
八一路西宁市二十二中和青海民族大学门口的过街天桥离两所学校校门仅几步之遥。由于青海民族大学门前设有斑马线和人行信号灯,近半个小时内,这座天桥仅有3位行人通过。路边等信号灯的李女士说:“离斑马线这么近,谁还爬桥梯?”有了斑马线,行人完全可以从人行横道上从容穿过,天桥成为摆设也就不足为怪了。
无独有偶,长江路南关街人行天桥也有着同样的“尴尬”。4月6日,长江路华德美食广场前的人行横道旁,等待通过的行人排起了长队,不远处的天桥上,行人寥寥无几。正在等待信号灯的张女士说:“虽然天桥离得不远,但是很不方便。逛完华联超市再去水井巷,肯定走人行横道,不会舍近求远跑去过天桥。”
没有天桥的时候,希望建天桥,可有了天桥却没人走,如何破解这种尴尬的局面,成了有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一些热心市民普遍认为,人行天桥使用率不高,一是有的天桥选址不合理,二是市民文明意识有待加强。热心市民姜红艳说:“有关部门应在显要位置设置警示牌,采取必要的交通管理措施,如在天桥下设置隔离栏,‘强迫’行人走天桥;加大治安巡逻力度,对有交通违法行为的行人、非机动车予以处罚。当然,最根本的还在于提高市民的意识,形成文明出行的习惯。”
在建天桥遭盗窃 已建天桥缺爱护
“柴达木路的防护栏千疮百孔,被人为破坏和拆除的达40余处,不顾安危横穿马路的人比比皆是。”本报96369新闻热线每天都能接到此类来电反映情况。
4月2日,在柴达木路西杏园村口,不时有市民通过被破坏的防护栏横穿马路,由于过往车辆较多,很多人都是站在路中间的水泥隔离墩上等待,车流量不大时便匆忙跑过去,十分危险。柴达木路作为一条通往西宁市区的主运输干道,每天过往的车辆非常多,如何让市民安全地过马路,建设天桥无疑是个非常好的举措,然而天桥建设过程中却屡屡发生建设材料被盗事件。
目前,柴达木路的天桥已有4座完成主体构架,即将投入使用。而在柴达木路的天桥施工过程中,建设材料屡屡被窃。3月,柴达木路虎台中学分校天桥等两座天桥开始梯道架设,但是就在施工当天,被运到施工现场的梯道居然在大白天不翼而飞。
据了解,梯道被盗当日上午10时,施工单位将相隔不远的两座天桥的梯道分别运到桥下,然后开始对其中一座天桥搭建梯道。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另一边的天桥梯道居然被人雇吊车从施工现场直接运到废品收购站。由于当时施工人员都在另一座天桥搭建梯道,重达数吨的梯道就这样被人明目张胆地盗走。
事发后,派出所***及时调查,将被盗梯道从废品收购站追回。“这样的事情实在是想不到,大白天居然有人明目张胆地雇车来偷。整个梯道成品造价在十几万元,而拉到废品站回收只值几万元钱。”一名项目施工人员说。这只是天桥建设中出现的比较重大的盗窃事件。另据了解,施工时,工地上的一些小部件材料、施工机器经常会在晚上被人顺手牵羊。
在一些已建成的天桥上,纸屑、果皮随处可见,天桥的不锈钢护栏上也布满了灰尘和污垢,甚至还有人在桥身上乱写乱画。
在胜利路商业巷人行过街天桥上,市民汪女士说:“刚建好时,红色的台阶,精美的护栏,明亮的钢化玻璃,看着多好。现在呢,每次从这里路过,都能看见有垃圾被随意地扔在地上,旁边就是垃圾桶,可有些人就是不自觉,垃圾随手就扔。”记者在天桥南侧站了约5分钟,发现不少行人为了图方便,随手将垃圾丢在天桥上。此外,有些商家的工作人员在天桥入口处向行人散发宣传单,行人看后随手丢弃,也是造成天桥上垃圾遍地的重要原因。
“脏乱的环境让人感到十分别扭,影响正常通行。”采访中,不少市民呼吁,有关部门应切实加强天桥的责任管理。时值西宁市创城“千日倒计时”阶段,市民也应该认识到提高自身文明素质的重要性。毕竟,保持天桥干净、整洁的形象,共创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是每个市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作者: 刘鹏 卢衍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