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0日上午,在省城夏都大街的海尔专卖店前,聚集了一些前来了解家电安全知识的居民。范爱玲是夏都花园的居民,她路过时看到专业人士正在讲解家电安全知识,便上前聆听。西宁市工商局城中分局、西宁市城中区消费者协会和本报联办“倡安全消费创幸福生活”3·15系列活动之三“家电卖场话安全”在夏都大街举行。 “你们知不知道洗衣机也有安全隐患?”专业人士在现场拆开洗衣机,展示内部构造,向消费者讲解洗衣机工作的原理,以及如何消除安全隐患。“原来洗衣机也会出问题。”范爱玲嘀咕着,她凑到工作人员身边说:“说洗衣机洗羽绒服可能会爆炸,这是不是真的?我家用的是滚筒洗衣机,能洗羽绒服吗?”“羽绒服在洗衣机洗涤过程中,内部含有一定的空气,甩干时,水被甩出,羽绒膨胀,同时甩干桶高速旋转,衣服面料与洗衣机四壁摩擦产生静电,会导致羽绒膨胀,有可能发生爆炸。”听到这样的回答,范爱玲倒吸一口冷气,忙问:“那怎么办?”“滚筒洗衣机,因为甩干时滚筒的旋转方向与波轮类洗衣机不同,加上全金属结构,承压系数高,安全性也相对较高。”听到回答,范爱玲松了一口气。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消费者提出了一些建议:一般洗衣机的说明书上都会对是否能洗羽绒服予以标注。全自动和双缸洗衣机尽量不要洗羽绒服,滚筒洗衣机可以洗羽绒服。
“家用热水器内胆多久清洗一次?”“微波炉工作中能不能打开门?”“手机充电中能不能玩游戏?”像范爱玲这样带着问题来的消费者不少,他们把自己在使用家电时遇到的问题都提出来,专业人士一一解答。
“太长知识了,我以前从来不觉得家电也存在安全隐患。”居民张建明听完专业人士的讲解后说:“我家的一个插线板,插了好几个电器的插头,我得赶紧回去拔掉。”一名工作人员说,一些消费者家用电器安全使用意识有待增强,而家电维修服务市场则需要进一步规范。她讲了一个事例:空调被修了几次,还是有问题,消费者夏先生便找到商家要求退货,商家让他拿出维修的凭证,夏先生这才想起自己从未向售后服务人员索要过维修凭证。在活动现场,消协人士提醒消费者,维修单是消费者要求经营者履行“三包”义务的法定凭证,没有维修单,或维修没有记录,消费者就没有依据提出退货和换货要求。
消费者在维修家电后,一定要记着让维修人员填写保修单。保修单上要详细填写以下项目:维修产品的名称、型号、数量;故障现象及维修要求;维修材料的产地、规格和型号、销售价格、数量;维修费用;维修时限和保用期限;双方约定的其他内容。此外,产品维修后,维修者应出具维修保用凭证,注明维修产品故障现象、原因、修好的时间、更换零配件的名称、维修费用、保用期限等事项。
据介绍,近年来,因家电质量、使用不当和超龄“服役”带来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家电投诉方面,以手机等家电产品质量投诉占的比重最大。手机投诉焦点,主要表现在主板故障或受潮、屏幕爆裂或显示不良、功能失效、自动关机、按键失灵等,而取暖器、电磁炉等小家电产品的投诉也很常见。因此,如何为消费者“安全消费”提供保障已成为众多厂家和经销商面临的共同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