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0日破晓时分,刺骨的寒风冻得人双耳发疼。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肿瘤内一科专家王嵘裹紧大衣,快步走进医院住院部。当天上午,他要下社区坐诊,在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前,他要把自己负责的16名住院病人当天的医嘱写好。 麻利地写完医嘱后,王嵘走进病房,开始查房。“阿姨,您今天要做化疗。别忘了,要空腹做啊。我今天要下社区,医嘱已经写好了,有事就找我们的当班大夫,要是有什么不清楚的,给我打电话啊!”走出病房,王嵘又跟另外两名不住院的病人通了电话,告诉他们治疗情况、注意事项等。看看时间,已是九点。王嵘赶忙收拾东西,往社区赶。临走之前,还不忘叮嘱其他同事,有几位病人要特别注意观察。“有事及时通知我啊!”
自2011年西宁市成立医疗卫生技术联合体以来,作为城东区龙头医院的省第五人民医院,便成为医联体的核心医院之一。医院派副主任以上职称的专家到社区坐诊,成为了“总院”帮扶“分院”的一个有效措施。中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是其中一所“分院”。九点半,王嵘已经和普外科主任武青生开始为社区居民看病。
“大医院的专家到我们这里来,我们看病方便多了。”家住中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面七十多岁的张大爷,自从五年前得了膀胱造瘘病,必须每月换一次导尿管。“你不知道,为了换导尿管,我把大医院跑了个遍,往返路长,看病的人多,根本不方便。到小医院试了几次,换完总觉得不舒服。现在,我就一直找当时给我做了手术的武主任换。”以前张大爷都会跑到医院找武主任,自从武主任每周下到家门口的社区坐诊后,他就方便多了。
“社区居民特别欢迎我们。从2月1日开始,医院安排12个科室的副主任以上专家下社区,从周一到周五,都有不同科室的专家坐诊。”省第五人民医院院长助理赵成茂告诉记者,以前,社区每天的门诊量只有二十多人次,现在有八十多人次。
到社区后,大医院的专科专家必须成为全科医生,内外、妇幼的病都会接触到。“这些知识,我们都学过,看病没问题。有把握不准的,就查资料,或者和医院的专家交流。自己也学到了不少知识。”武青生告诉记者,他们下到社区,会带着社区的大夫一起看病,毕竟,他们接触到的病人比社区大夫多,对许多疾病的诊断会更有经验,大医院的专家也会把新的理论、治疗方法等带进社区,这一切都大大提高了社区大夫的服务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