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宁1月27日电 位于“三江源”地区的青海省,依靠科技支撑,加快沙化土地治理进程,2011年累计完成防沙治沙面积16.0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3.15万亩,工程固沙2.87万亩。
青海省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结合三江源保护区建设、“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采用大面积的封沙育林(草)、沙生灌木乡土树种育苗、节水灌溉、杨柳插干深栽等造林技术,达到了快速恢复沙区植被、提高沙区生态功能的成效,探索出了一条高海拔地区沙化土地科学治理新路子。
青海省相关部门首次在柴达木盆地青藏铁路沿线,采用滴灌造林技术,营造护路林127公里,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在贵南县黄沙头风沙前沿地段开展万亩治沙造林,先后建立6万亩杨树深栽造林治理示范区。在青海湖环湖地区采用人工草方格沙障固定流动沙地技术,固定流动沙地。在青海湖东岸建成沙棘固沙林6万余亩,治理面积10万亩。
目前,由乌兰、贵南两县林业站承担实施的“柴达木地区沙地深栽旱作造林技术推广”“高寒干旱风沙区沙地治理技术推广”项目已通过国家验收。这两个项目的实施,将遏制这个省高寒地区沙漠化扩延趋势,为高原地区防沙治沙提供科技示范和样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