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块导航

便捷生活
我要买房家居装修租房转铺亲子营西宁车友
互动西宁
西宁茶座情感天空交友征婚有问必答西宁资讯
乐活西宁
西宁美食家有爱宠
要结婚
谈婚论嫁
找客服
意见建议

解剖医患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 00: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医患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比较微妙的一种。

表面上看,患者是上帝,是医护人员的衣食父母,实际上不然。人得了病,进了医院,就完全“弱势”了,是在求医了。人求人矮三分,何况求的是一次性的生命?病人在医院,地位、权势、财富都黯然失色,唯有求生、康复的意念在闪亮。医院不是商场饭店,不是K房影剧院。它不做广告(游医开的医院除外),不愁“客”源,因为没人能保证自己不生病。医生无销售指标考核,也便不需要推销。他不求人,尽可朝南坐着,沐浴阳光。在医生眼里,病人就是病人;在病人眼里,医生不是医生,是上帝。

然而,医患关系却是超出医学专业领域的另一门学问,再有名的医生处理起来也不觉容易,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先说扁鹊。

春秋战国时神医扁鹊见到齐桓公,看出齐桓公有病,他指出来了。齐桓公不信。以后扁鹊每隔五天向齐桓公提醒一次。到第四个五天,扁鹊见了齐桓公扭头就走。因为齐桓公的病已进入骨髓,无法治了。果然,齐桓公不久就死了。我们试着来分析一下扁鹊的行为。主动向病人指出病症,让病人享有“知情权”,是讲职业道德;病人不重视,他也不强劝,这叫尊重病人的“选择权”;随后依然关注病人,叫做重视随访(尽管此病人未经治疗)。谁知病人还是自以为是,如是者三,宝贵的治疗时机就这样被无知者延误了。扁鹊为齐桓公诊断的故事生发出成语——“讳疾忌医”,这对病人很不利;同时,我们还得出一个结论:治疗过程是医患双方的,其中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是关键,不信任医生对病人更不利。齐桓公就是死于对扁鹊的不信任不配合(扁鹊后遭同行妒嫉,被同行假手秦王杀之,此为后话)。

还有三国时的华陀。他的命运很悲惨。本来打算为曹操做开颅手术,以治好曹操的头痛症。谁知曹奸雄生性多疑,恩将仇报反将华陀给杀了。

这两个例子说明医生这个职业责任很重风险很大。医患关系搞得不好要么病人死,要么医生亡。虽然过错都不在医生。现如今,医院里的医生处境再不会象扁鹊华陀般凶险,然“医闹”现象频频,也是够让医生烦心的。

病人生理上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心理上就有点变态,疑神疑鬼、多思多虑。情绪恶劣,小事易怒。我在医院的病床上常听到病人喧哗:嫌医生来得慢,责护士打针痛,恼药费太昂贵,叹自身命运坏。怨医护人员“白天不懂夜的黑”,缺乏同情心。家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恨不得代病人吃苦。偏偏医院还要叫家属在手术前签字,那些条款没一条不吓人,也没一条是让医院方承担责任的。

可是,你生病了,你选定了这家医院这位医生,你就得守医院规听医生话,尊重科学的医疗规范和程序。医生叫干啥就干啥,他不叫干就啥也别干。因为你不懂,而医生懂。你有知情权,可以有疑问,医生也愿意对你的咨询作出解答。但事实上医生并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会察言观色,不动声色地将积累的冰山般的知识透露一角,大部分仍隐在深不可测的水底。医生与病人知识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医生有顾虑,说浅了怕病人不配合治疗,说深了怕病人不懂不理解,说透了怕病人背上沉甸甸的思想包袱,更不利于治疗。现代医学虽说是很强调心理暗示作用的,可病人的心理素质是有高低的,万一承受不了知情的打击呢?医生可真是左右为难。

医患关系出现矛盾,焦点是疗效未尽人意,或是站着进来躺着出去了。这问题的深层原因是病人太多,而医疗资源相对短缺。医护人员有限,病人却源源不断没完没了地涌来。所以忙中易出错,“萝卜快了不洗泥”,医疗质量下降也在所难免。再者,“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治病过程本来就复杂冗长,治不治得好要看病情轻重,看病人的生理、心理状态,看医生的方案是不是适合病人,看病人是否支付得起相关的治疗费用……即使上述环节都没问题,也还会出意外。

病人可不会想那么多,他只想着我出了钱进了医院,你就得给我治好。这与医生的心愿是一致的,而事实上治病救人却不那么简单。在人类生命领域里,尚有无穷的奥秘等待科学家的探索和揭示,尚有无数的疑难杂症是现阶段医疗技术还无法解决的。

总而言之,人得了病,无论大小终归是人体自身免疫力出了问题。治好了是运,要感谢医生;治不好是命,不能怪医生。患者活得艰难,医生护士整天面对病人的愁眉苦脸,承受着无形的压力,活得也不容易。

设身处地为医方想想,就会心平气和。而心平气和对早日康复是很要紧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内容纠错举报
信箱:2363646802@qq.com
举报电话:0971-96123
青海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qinghaiyuqing@163.com
举报电话:0971-8483520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