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10时许,大柴旦公安机关接医院紧急求助称:鱼卡服务区一名群众遭剧毒蛇咬伤,生命体征垂危,亟需判定涉事蛇类具体品种。大柴旦公安机关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全力协调联动医疗救援工作。

据了解,被蛇咬伤的男子姓李,今年40岁,系辖内鱼卡服务区的一名商户。当天上午9时许,毒蛇出现在该服务区,李某看见后担心毒蛇伤人,准备将其抓住后放生野外。结果因操作不当,抓蛇过程中被蛇咬中手指。


李某被蛇咬后,带着抓住的毒蛇,自行前往当地医院就医。到医院后,手指已经肿得厉害,但李某并未意识到危险性。得知当地医院没有抗蛇毒血清,需前往西宁就医时,打算放弃治疗。在医生和民警的极力劝说下,才最终答应前往西宁救治。

警方介绍,鉴于伤者伤情紧急且所涉蛇种特殊,经紧急协调联系兰州、敦煌、西宁等地具备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最终确认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储备有相应抗蛇毒血清。大柴旦距离西宁700公里,一场跨越数百公里的生命救援工作随即迅速启动。上午11时许,在警车全程护送引导下,载有危重伤员及关键蛇种的救护车辆紧急驶离医院,全速向青海省西宁出发。历经6小时紧张转运,全程保障安全畅通,下午5时许,救护车辆安全抵达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急诊楼。医院方面已提前做好接诊准备,立即开启绿色通道,伤员被迅速送入急救室实施紧急救治。
目前,伤者生命体征平稳,正在接受后续治疗工作。涉事阿拉善蝮蛇已按规程安全移交至西宁市野生动物园完成专业收容处置。
公开资料显示,阿拉善蝮蛇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较为广泛,在青海省内,它主要分布于青海西部,如德令哈、都兰等地,主要栖息在干燥的荒漠戈壁环境中。阿拉善蝮蛇体型较为细长,头部呈三角形,表皮粗糙,无光泽。体表为沙黄色,体两侧有黄褐色的规则的块状斑。行动较为缓慢,受到惊扰后往往盘成一盘,尾尖不断震动,“沙沙”作响,主要捕食蜥蜴和小型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