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全国唯一一座河湟文化博物馆在海东市乐都区开馆,成为贯彻国家推进黄河文化保护战略的青海高地,传承和弘扬河湟文化的重要基地和平台。 河湟文化博物馆项目于2018年10月开工建设,总投资3.01亿元,总占地面积5.2公顷,总建筑面积21199平方米,展陈面积10000平方米,内设有陈列室、藏品室、展厅、技术及办公用房、观众服务设施、设备机房等,建筑外形继承和创新了河湟建筑风格,汲取院落、庄廓、廊檐等河湟建筑文化元素。它沉稳的轮廓,黄土的色调,庄重的造型,像一座阅历历史长河的城堡。 走进博物馆大厅,几行金色的大字映入眼帘: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余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博物馆内展示有石器、玉器、骨器、木器、陶器、瓷器、铜器、金器、银器、铁器、纺织、纸质等17类1180件(套)文物,其中有45件是国家一级文物。 海东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党组成员、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馆长、河湟文化博物馆馆长赵元杰介绍,河湟文化博物馆展览空间由序厅和4大展厅组成。序厅中央以立体沙盘展现河湟地域范围和自然环境,中央垂幕示意黄河四大文化,左右两侧墙面设计彩陶墙放置374件柳湾出土的彩陶,用于展示“彩陶故里”文化名片,凸显河湟文化的厚重和大气。 漫步于“河湟文明·源同九州”“河湟古道·交融天下”“河湟家园·和美向荣”“筑梦河湟·铸就辉煌”4个展厅,游客将穿越时空隧道,触摸历史的脉搏,感受时代的气息,饱览河湟文化的历史与未来。赵元杰说,第一展厅以“河湟文明·源同九州” 为主题,主要展现河湟地区远古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留存的文化符号、史前文化的文明辉光;第二展厅以“河湟古道·交融天下”为主题,以羌中古道、吐谷浑道、唐蕃古道、茶马古道等来展现河湟地区历史发展的进程以及民族的交往交融和文化的交流;第三展厅以“河湟家园·和美向荣”为主题,凸显河湟地区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民间民俗风情和非遗文化;第四展厅以“筑梦河湟·铸就辉煌”为主题,点面结合展示了河湟地区在革命斗争时期、新中国成立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时期的历史以及海东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河湟文化博物馆第一、第二展厅展示河湟文化厚重性和融合性,突出河湟文化形成的“根”和“脉”;第三、第四展厅展示河湟文化发展融合形成的成果,突出这一“根脉”结出的果实,在展陈上最大限度满足观众参观时心理上的舒适感和文化体验的新颖感,有效提升展陈效果。 青海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高波说,河湟文化博物馆是一座以河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在设计理念、建筑规模、场馆功能、设施设备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准,博物馆建成开馆,对于全面系统展示河湟文化,讲好青海故事、黄河故事,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河湟文化博物馆必将成为海东市乃至青海省重要的文化地标。 来源:西海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