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升高的气温成了食物中滋生细菌的温床,食物易腐烂变质,由致病微生物污染食物引发食源性疾病进入高发季节。 被污染的食品未经过烧熟煮透,或者在烧熟煮透后盛放在带菌容器中,或被食品加工工具、带菌从业人员再次污染,食用后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主要好发于餐饮店、学校工地等食堂,我市常见的致病菌包括肉类蛋类中的沙门氏菌、海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米面制品中的蜡样芽孢杆菌等。 警示:我市部分居民有进食“风干肉”的习惯,肉在风干过程中若受到肉毒杆菌污染,肉制品表面风干,内部却形行肉毒杆菌生长、产毒的密闭空间。进食这样的肉制品,可能发生以头晕、吞咽困难、四肢麻木无力等神经麻痹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病死率极高。 西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广大市民要增强食品安全防护意识,预防致病菌污染导致食源性疾病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购买合格食品。在有卫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场购买安全系数较高的食品,不买散装腐烂食品。到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就餐。 二、食品分类存放。在饮食中要做好生食和熟食分类存放、不能生熟混搭。刀具、案板和餐具要做到生熟分开。加热烹制过程要做到烧熟煮透。不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生食瓜果必须洗净。 三、勤吃勤检查勤保鲜。在食用一些容易腐烂变质的蔬菜和肉类时,应尽量现做现吃并一次食用完,制作前确认食材新鲜,没有变质。在食用风干肉、腊肉、腊鱼、腊肠和罐头食品时一定要做好检查,检查是否长毛、发臭、包装变形等。做好食物保鲜、低温冷冻储藏,防止食物存放时间过长,导致腐烂变质。如已发生食品变质,则禁止食用。 四、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饮用水时,要饮用市政供水或加工过滤过的水。五、消费者在食用购买的食品或在外就餐出现不适,应尽快就医。疑似食物中毒的,除保留病历和化验报告等相关资料外,还应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