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完善我省应急救护体系,提高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近日,省红十字会协调省内机场、车站、高校及市民服务中心等9家机构,集中投放体外除颤仪(AED)25台,填补了我省公共场所无体外除颤仪的空白,标志着由红十字会主导的城市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青海省红十字会高度重视AED设置工作,将其列入红十字会事业发展“十四五”内容,在十四五期间,以每年25台的配置规模,累计完成100台的投放任务。为了贯彻落实规划内容,会党组专题研究AED配备工作,多方筹措资金,广泛开展需求调研,并将其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重点工作内容。筹措设备购置资金会 47.25万元,以政府招标的方式采购自动体外除颤器(AED)25台。为配合AED投放工作,省红十字会积极推进心肺复苏+AED取证培训,共有 235人取得证书,同时,不断加大AED使用宣传普及力度,提升社会知晓率,社会各界对AED配备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得以深化,大力支持、积极配合设备配置工作。 
在公共场所配置AED利于城市品位的提升和发展,是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举措,该项工作于2006年在我国启动,在红十字会等相关机构以及团体、企业、志愿者的助力下,我国的AED普及率和知晓程度正在逐年提升。目前我国的AED只有2万台左右,平均每10万人仅有几台,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十四五规划的设置,将有效缩小存在的差距,使更多人了解掌握AED使用方法,发挥设备的最大效益,在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方面发挥红十字会的应有贡献,为青海应急救护保障体系建设方面体现红十字会的责任担当。 
来源: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