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块导航

便捷生活
我要买房家居装修租房转铺亲子营西宁车友
互动西宁
西宁茶座情感天空交友征婚有问必答西宁资讯
乐活西宁
西宁美食家有爱宠
要结婚
谈婚论嫁
找客服
意见建议

工道·专题 | 遭遇职场性骚扰咋办?工会告诉你这几点很关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13 09: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来,“阿里巴巴女员工遭遇侵害”一事引发关注,目前,涉事男员工已被企业辞退,

永不录用!

而关于性骚扰、职场PUA、陪酒文化等相关话题,也持续引爆网络。大千世界,无独有偶,

前不久,在江苏省苏州市三级工会组织的介入下,一起职场性骚扰案件得到顺利解决,涉案男上司已向受害女职工当面道歉,用人单位与该男上司解除劳动关系。那么,在这起职场性骚扰案件中,工会是如何多级联动,为受害女职工撑腰的呢?跟着小编一起回顾一下事情经过

案情回顾

今年6月中旬,苏州一家公司的男性财务部长与蓝女士等两名女职工前往辽宁省大连市出差,其间该财务部长对蓝女士实施性骚扰行为,蓝女士出于自我保护留存了录音证据。出差归来后,蓝女士即分别向公司总经理、人事部部长、工会主席进行投诉,并出示相关证据。公司立即向总部汇报并展开调查,同时要求涉事部长暂时居家办公。

6月22日,蓝女士致电苏州市总女工部反映该事件。苏州市总高度重视并立即介入。经核查,该事件被界定为一起女职工职场性骚扰案。

093649iohrj3cgcqggecg8.png

这里,咱们先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普及一下什么是职场性骚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10条指出——

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应当采取合理的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性骚扰。

093651edl275p528eye74c.jpeg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咱们可以看出,性骚扰的侵害对象不局限女性,受侵害对象性别不限;性骚扰侵害的是他人的身体权、健康权;性骚扰方式不局限于语言、肢体行为,还包括文字、图像等;单位具有防止和制止性骚扰的强制性义务,单位应该落实具体措施保障防范处置性骚扰,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温馨提示

这名女员工能够保留证据,这一点很重要。

切记,切记,切记!缺少证据,

后面的事情往往很难办。

许多人就是由于当时慌乱,

事后因证据不足,吃了哑巴亏,

而施害者却毫发无损!!!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也规定,在劳动场所,用人单位应当预防和制止对女职工的性骚扰。工会、妇女组织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本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

093651qslcc44r3pamdzla.png

可以说,工会介入是法律赋予的权利。那么,苏州工会是如何操作的呢?往下看!

工会组织撑腰

6月24日,苏州市总工会女工部干部协同工会专职律师、区和街道工会,以及属地劳动监察大队工作人员,赴当事人单位约谈该公司人事部部长及工会主席,就该事件进行调查并指导处理。

苏州市总要求该公司依据事实真相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同时做好蓝女士的安抚工作,由专人跟进监督和跟踪用人单位的处理结果。

虽然涉事者的处理决定权归公司总部所有,但在市、区、属地工会系统共同指导和敦促下,该公司行政方和工会积极行动,与上级工会密切沟通,每周汇报工作进展。

6月25日,公司工会向蓝女士赠送了花束,给予她情绪抚慰与精神支援。同时,公司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蓝女士提供心理个案辅导。

在工会及各方努力下,涉案男上司已向蓝女士当面道歉,公司与该男上司解除劳动关系,蓝女士也已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事情到这里还没有完,苏州市总还敦促该公司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对职场性骚扰零容忍,开展对包括性骚扰在内的职工权益保护的培训和调查,畅通举报通道。苏州市总提醒,各用人单位应积极建立和完善,预防与处理性骚扰机制,把性骚扰作为一种单位禁止性行为,在单位规章制度和《员工手册》中予以明确。遭遇性骚扰后,一定要第一时间拿起法律武器,向相关单位寻求帮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关于维权的几个小贴士

针对遭遇职场性骚扰的情况,小编有些小贴士分享给大家:

拒绝沉默,坚定说“不”。面对性骚扰,应当向对方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断然拒绝,要求对方检点自己的行为。

注意保留证据。想方设法利用录音、录像等工具记录性骚扰过程。注意保留手机短信、聊天记录、电子邮件等有骚扰信息的电子文档。电子信息需要及时到公证机构进行公证,以免被对方删除或者被质疑真实性。

及时向单位进行投诉。受害人应当勇敢地向本单位受理投诉的举报机构或相关部门投诉。如果单位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可以向人力资源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投诉。

向工会、妇联等组织投诉。受害人可以向工会(职工维权热12351)、妇联(妇女维权热线12338)等组织投诉,寻求支持和帮助。

报警。受害人可以拨打110报警电话或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向法院起诉。受害人可以选择向法院起诉,要求其停止侵害、赔偿经济损失、支付精神损害赔偿。

来源:工人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内容纠错举报
信箱:2363646802@qq.com
举报电话:0971-96123
青海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qinghaiyuqing@163.com
举报电话:0971-8483520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