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高峰,西宁市城北区柴达木路盐庄西路段,两辆私家车追尾。 4月22日早高峰,柴达木路盐庄路段,一辆网约车和一辆私家车发生刮蹭。 4月21日晚高峰,柴达木路盐庄路段,发生四车连撞。 ......
柴达木路马坊至盐庄段,为何交通事故多发?4月28日、4月30日,《西海都市报》记者前往现场一探究竟。
4月28日8时许,一辆私家车停在柴达木路与洁神路交汇处的公交专用道上,停车位置的前方就是马坊东公交车站。此时,后方一辆公交车即将进站,但被私家车挡住了去路,公交车只好变道。 停靠的私家车、变道的公交车、直行的车、从洁神路驶出准备右转的车,一时间,这个路口造成了短时间拥堵。
作为连接兰西高速公路、西湟一级公路的道路,柴达木路车流量较大。柴达木路每小时限速60公里,但部分车辆行驶速度过快。路况较好时,部分过往车辆快速驶过。 从盐庄西桥上向西看去,不少从北侧道路或者小区驶出的车辆,连变数道径直开向最左侧的掉头车道。8时40分,一辆白色轿车从石油小区驶出,连变4条车道开往掉头处,途中,因白色轿车横插在道路中间,挡住了道路上的直行车辆。
记者站在盐庄西桥上观察发现,仅两分钟时间内,就有19辆从北侧不同路口驶出的车辆连变数道,直接开向最左侧的掉头车道。其间,不少直行车辆因变道车急踩刹车,也因变道车辆造成路面短时间交通堵塞。还有部分车辆直接从直行车道掉头。
出租车司机龙先生认为:柴达木路上车流量较大,每天早晚高峰期交通容易拥堵,容易发生车祸。 此外,柴达木路北半幅道路的公交车道,恰好是一些小区私家车的进出口处。早晚高峰时段私家车出入时,就会堵住过往的公交车,造成交通拥堵,拥堵后,许多其他行驶在路上的车辆就开始在马路上随意变道加塞,从而造成车祸。 夜间,柴达木路有许多渣土车经过,有些车辆车速较快,且开着远光灯,甚至无视路口的交通信号灯,不减速从而造成车祸的发生。
家住柴达木路附近恒大名都小区的住户张女士说,平时开车出入小区时,她在柴达木路上格外小心。她说,多次在柴达木路看到交通车祸,一次,她看到一辆轿车直接开上柴达木路海湖桥下的立柱,造成车祸的发生。 “柴达木路限速每小时60公里,在马坊和盐庄路段,仅在马坊东处有电子抓拍摄像头。柴达木路是双向八车道,道路较宽,路况较好时,很多车辆的车速都在超速行驶。”张女士说。 对于柴达木路车祸频发的现象,每天途经道路的83路和4路公交车司机最有发言权。83路公交车司机王师傅说,车辆乱变道、私家车强塞公交车道等都是造成车祸的原因。就在一年多前,王师傅驾驶公交车行驶在柴达木路公交车道时,突然被一辆司家车强行加塞,导致公交车被刮蹭。
柴达木路公交专用道行驶规定,早高峰7时30分至9时、晚高峰17时至19时30分,不允许社会车辆在公交专用道内行驶。王师傅说,每天早晚高峰,公交专用道基本上有社会车辆占用的现象。 一名4路公交车司机说,过往车辆车速较快、行人翻越护栏也是造成车祸的原因。
近年来,《西海都市报》曾多次报道发生在柴达木路的交通事故。4月22日,《西海都市报》抖音号、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柴达木路盐庄段四车连撞的视频后,引起了众多网友和读者的讨论。 网友@社会你武哥说:柴达木路应该限速每小时40公里,降低过往车辆的车速,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力度。 市民季先生说,他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在海湖桥、通海桥下的立柱处设反光或提示标志,避免车辆直接驶向立柱事故的发生。此外,柴达木路的中央隔离护栏应该设计成中央绿化带。夜晚行驶在这条路上时,对面相向行驶的车辆有时会开远光灯,导致司机在行驶中无法看清前方的道路,造成车祸。 市民黄先生认为,相关部门应该优化红绿灯设置,加大对过往车辆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
西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相关人士表示,为全面降低柴达木路沿线的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这几年交警部门做了很多工作。 事故预防方面。去年,西宁交警协调交通、建设等相关部门,对柴达木路沿线的11个路口的交通信号灯做了升级改造,统一改造成了符合国标的信号灯。同时,为了方便驾驶员观察,让他们有更好的视觉效果,调整了信号灯设置的位置。此外,还优化了沿线路口的信号配时,使沿线车辆通行效率更高、冲突更少,安全系数更高。 去年年初,为便于周边群众出行,交警部门在石油小区处开设了一处掉头路口,并设置了信号灯,对过往车辆节流降速,保证车辆的行车安全。 秩序管控方面。结合“创城”工作、“一盔一带”行动,西宁交警对柴达木路沿线交通秩序做了持续不断的整治。针对柴达木路沿线的乱点,采取“高频次巡逻管控+突击整治”的模式,有效减少机动车不礼让行人、冒进信号、机动车乱停乱放等现象。 在强化日常执勤执法工作的基础上,针对酒驾、醉驾、无证、驾驶报废车、涉牌涉证等严重交通违法,不间断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密集开展集中夜查行动,遏制重大违法行为发生,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全力推进“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成果落地落实,提升广大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及汽车驾乘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多波次、分时段组织开展摩托车骑乘人员不戴头盔、汽车驾乘人员不系安全带专项集中整治工作。对骑乘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为,持续开展宣传教育引导。 公交专用道管控方面。以“网上+网下”的方式开展整治工作。“网上”通过柴达木路沿线设置的6处违停抓拍设备,将采集的占用公交专用道停车的违法车辆全量上传至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全部审核通过后自动录入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网下”针对电子抓拍设备无法覆盖的区域,通过执勤警力定点查处和铁骑机动巡逻管控的模式,切实加强公交专用道运行保障,使沿线公交线路行驶速度和分担率大幅上升,不断优化出行结构。 针对行人翻越护栏方面。交警部门于2019年申请资金,对柴达木路沿线交通标志标线做了施划,对一些标志标线做了补充设置,并对人为破坏的隔离护栏以及对缺失的隔离设施,做了更换和补充,有效避免了行人利用护栏开口直接横穿马路的现象。 同时,为了方便市民出行,有效减少行人和车辆的冲突,西宁交警沟通建设部门,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后相继在柴达木路小桥十字至西钢路段,共设置了11处过街天桥,保证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互不干扰。 与此同时,西宁交警也定期安排民辅警进市场、进单位、进企业、进小区、进学校,持续不断宣传交通安全知识,通过看案例、述危害、讲后果,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的意识。
来源:西海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