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座城市都有一个地方承载着人们成长的记忆。而在西宁,哪个地方值得记忆,也许答案很多,但若加上个“最”字,我想许多人会和我一样想起这里。 这里是湟水河流经的地方,是三河汇聚之地,湟水河、北川河,在刘家河湾冲刷出一片肥沃的滩涂。由于地处近郊,二水交合,自古是城区市民郊游的最佳去处。生活在高原古城的每个人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它见证了西宁的发展与变迁,定格着几代人生活的共同记忆。 
高原古城的色彩在一年四季中不断变化。秋天的风,秋天的叶,秋天的阳光,把西宁装扮得格外美丽。 这里是西宁秋景最佳观赏点之一,林木葱郁,杨树、红枫、银杏在秋风的滋润下变了颜色,热情的火红色、灿烂的金黄色成了主色调。游人漫步观景,或在园林景点驻足赏景,或在湖面上划船赏鱼,定格秋天的色彩。 在青海,几乎所有的节日都能成为各族群众涌入这里的理由,老人在这里休闲,孩子在这里成长。 沿着正门进入,顺石阶而下,我们步入了一条林荫大道,林荫大道的尽头,造型奇特的“江河源”喷泉映入眼帘。对于成长在西宁的80后、90后来说,在“江河源”瀑布前合影是一种情结,更凝聚着他们童年的美好回忆。

如今的西宁,高楼拔地而起,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我们知道西宁有“西山春早”“双湖烟柳”“凤亭眺远”等八景,却很少有人能说清八景的具体地址。 而这里,就是西宁新八景之一。从高空俯瞰,湟水河与北川河交汇蜿蜒而过,两侧地形高低起伏,金黄的树叶与深绿色的树木交织在一起,在阳光照耀下,绘就出一幅幸福西宁的美丽画卷。 有山有水有绿,是多少年来青海人的向往。在这里,始建于1964年的人工湖被一条林荫通道分为两半。东侧的湖内建有两座拱形小桥,堤边垂柳映衬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颇有江南色调。 人工湖西侧有百米长廓,临水亭榭古色古香,造型别致。另有一宽阔的平台与湖面相接,凭栏眺望,似感船在水上行走。人工湖北岸是望湖楼,登上望湖楼,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北望湟水东流而去,南见人工湖上五彩缤纷。

漫步西宁街头,葱郁的树木和盛开的鲜花,让人很难相信身处高海拔的青藏高原。 一到秋季,这里的两百多棵银杏树披上“黄金甲”,一阵微风拂过,便会在地面上散落一地金黄,浓浓的秋色,吸引着路过的游人。湖畔边上百年的柳树,低垂着修长的枝条。唯一的一棵皂角树,历经两次改造,见证它的旧貌和新颜。 郁金香更是这里的特色品牌之一。1992年,这里首次种植郁金香,随着西宁园林部门对郁金香的研究培植,如今这里不仅是全国郁金香研究和培植的重要基地,每年30个品种30万株盛开的郁金香更是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入园赏花。 这里,见证了西宁从春秋季“尘满面”到今日的绿树成荫,五角枫、红花槐、美人梅、银杏、北美海棠等树种的引进和成活,成为高原的绿色奇迹。 它不仅勾勒着西宁的最美“容颜”,见证并参与着西宁的变迁,更传递出西宁充满想象力的未来。 看到这里你心中是不是已经有一个地方了?
再看看下面这组图片 确认下吧













这是哪里? 你肯定已经有答案吧 留言区见
来源:西海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