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块导航

便捷生活
我要买房家居装修租房转铺亲子营西宁车友
互动西宁
西宁茶座情感天空交友征婚有问必答西宁资讯
乐活西宁
西宁美食家有爱宠
要结婚
谈婚论嫁
找客服
意见建议

搬迁后的新气象——民族团结海东行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3 08: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俯瞰乐都区达拉土族乡白草台村。

   常言说,环境造就人。易地搬迁,改变的不只是生活方式,还有生产方式。住上了新房子,虽然居住条件提高了,但是这只是个开始,今后如何谋生?是摆在每个人眼前最现实的问题。如何带领村民致富?则是村“两委”班子最需“破解”的问题。
  海东市平安区小峡镇石家营村自2014年搬迁至平安区高铁新区,全村808户3134人住进了新区的安置区分配房,住进楼房后,原来的村民逐步熟悉和掌握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并在此过程中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生计发展途径。
  小峡镇地处西宁市与海东市之间,石家营村的村民因为靠近城市,在搬迁前就有很多人到两个城市务工。“我的儿子和女儿以前就在西宁和海东打工,我们老两口没搬上楼之前,在家还种5亩(0.33公顷)地。”55岁的贺生福自从住到新区后,再也不种地了,起初他担任护林员,每月有1800元工资,后来把名额让给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一心在家带孙子。他觉得当市民的感觉更好,儿子和女儿打工每个月都各有3000多元工资,而且城市交通便利,经常能团聚,现在家里有天然气,出门就是超市,生活比以前方便多了。
  换了生活方式,赚钱的方式也要变一变。石家营村的祝全甲和妻子陈英梅利用回迁补偿的其中一套房子开起家庭旅馆,经营一年多收入约6万元,有了口碑和经验后,又帮助乡亲开起来。“我们在携程、美团、去哪儿的网站上发布了信息,就有人联系找了过来,我们这价格比大宾馆低,很多住客都是全家来住。”陈英梅没想到当了老板娘后,每天把房间打扫干净就能赚钱,这彻底解除了她搬来前为生计发愁的担忧。看到村民如今的生活,村委会主任许正云觉得可以借助青海旅游的好形势,让大家有更多赚钱方式,他计划着让村里有车的人和家庭旅馆结合起来,提供相关的旅游服务,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致富。
  改变赚钱方式,对于从大山搬下来的乐都区达拉土族乡白草台村民来说体验不小。结束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家家睡土炕、顿顿吃土豆”的村民,除了外出务工之外,有了新的职业选择——在新村的南凉古城土族园就业。
  以“企业+集体+农户”形式打造的土族园景区,将带动民宿、农家乐、土族刺绣使村民增收。“我们通过招商引资打造‘南凉印象’的实景演出,可吸纳200—300人就业。”村党支部书记李万山为村里的阿姑们找到了一条能顾家也能赚钱的路。不少会跳安昭的阿姑们成为了演员,“我们每天来景区上班排练演出,每个月有2400元的工资,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也能在县城上学,老公在外面跑运输有6000元左右的收入,日子比起以前好多了。”伴舞的石当毛什姐10年前嫁到村里,一直能歌善舞的她如今找到了喜爱的工作,家人也很支持她,让她觉得日子过得很有劲头。
  安居乐业是各族群众的向往,也是维护民族团结,促进事业进步的基础。换了个地方,换了种方式,搬迁后的好日子,解除了村民搬迁前的不安,欢喜地奔向新生活。
            
  来源:青海新闻网

1534985784991.png

1.23 MB, 下载次数: , 下载积分: 金币 -5 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内容纠错举报
信箱:2363646802@qq.com
举报电话:0971-96123
青海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qinghaiyuqing@163.com
举报电话:0971-8483520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