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于运动员来说,站上领奖台的那一瞬间无疑是最为骄傲的。在环湖赛上,每天比赛结束后的“颁奖时间”,都聚焦了无数人的目光。其实,对于这项运动而言,站在台上的“红花”和为他们默默付出的“绿叶”同样值得我们尊敬。
看到王建财时,他刚刚结束和家人的通话。这个总是在赛场替队友“遮风挡雨”的小伙子,此时已经卸下了“运动员”的外衣。报个平安,聊几句家常,王建财说这是他缓解压力的诀窍。
“今天开始,赛段已经有难度了,明天,挑战正式开始。”王建财这样告诉我,在比赛中,他承担的任务常常都是破风、追人、送水……但这一切工作,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保证队里的主将拿到最好的成绩。而他,就是队里的“绿叶”。
王建财说,自从2015年参加环湖赛,他作为破风手的次数数不胜数,承担这些任务对于他来说,早已是轻车熟路。因为要在前方为主将开路,他所承担的责任压力和空气阻力是成正比的。既要照顾自己的队员,又要时刻盯住对手,一场比赛下来,心理压力特别大。
听到这里,我不禁有些感慨。都说自行车公路赛,是一项“速度越快,风阻越大;风阻越大,越耗体力”的极限运动。为了让冲刺手坚持体力用来最后冲刺,需要有团队来保护他,让他的风阻尽量减少。资料显示,一路跟着破风手,在冲线之前,冲线手能够节省20%的体力。且不说这个数据是否准确,但足以证明破风手在团队中的作用无可替代。可是,对于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运动员来说,这样的安排,是否会有一些心理上的落差。
也许是看出了我的疑惑,王建财说,其实,每一名运动员都十分渴望获得成功,就拿环湖赛来说,每一件领骑衫,都充满着吸引力。但是,在竞技体育中,需要的不是一个人的发光发热,而是整个团队的默契配合。控制比赛节奏,帮队友节省体力,为最后的冲刺打好基础,完成这些任务,才是一名优秀的“绿叶”。
正如王建财说得那样,出于这样的考虑,当看到队友站在领奖台时,心里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团队的骄傲和自豪,而并非因个人得失而带来的失落。
这种心态对我们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启迪。
来源:青海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