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闻网讯 西宁市城西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靳芳,是孕产妇产后访视指导护士。6月14日上午,她带着检查器械,再次来到胜利路9号的马娟家,手把手教她新生儿的护理、早教以及产后保健等。据了解,西宁市自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来,仅基本公共卫生补助经费5年间就增加了10倍,服务于二百二十多万城乡居民。
靳芳说,十年前她就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那时,她主要的任务是打针、接待病人。“当时我们也有产后访视的内容,但重点对象只是到社区卫生服务站生孩子的产妇。一年里,来社区卫生服务站生孩子的,不会超过十个人,所以产后访视的工作量并不大。现在不一样了,产后访视、儿童保健、慢性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量越来越大。以前是坐等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在几乎每天都会上门服务。”从马娟家出来,靳芳又与同事一起,去做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等服务。西宁市社区卫生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姚明告诉记者,以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医疗为主,以关注疾病为中心,大夫们也是坐等居民来看病。现在的工作重点已转入以预防和基本医疗为主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行的是主动上门服务,关注重点转变为疾病的预防和指导。
据了解,西宁市自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来,仅基本公共卫生补助经费5年间就增加了10倍,服务于二百二十多万城乡居民,让老人、儿童、孕产妇、低保对象、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免费享受到卫生服务,让均等化的温暖阳光惠及更多群众。
“去年是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券享受服务,今年,为了方便居民,取消了服务券发放。居民可以直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免费享受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预防接种等十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居民看病越来越方便了。”姚明告诉记者,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也可以直接前往以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城市居民一样,免费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作者:王复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