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透过这个铜箔,依然能看清眼前的景物,如同戴上一副茶色眼镜。”青海锂电产业再现“牛”技术,成功试产微孔铜箔,成为全球首创。
随着青海千亿锂电产业规划的实施,以及全球锂电产业的迅猛发展和未来发展趋势,青海锂电产业瞄准技术前沿和高端产品再次发力,在厚度为6微米至9微米的原有锂电铜箔基础上做二次深加工,造出“透明”铜箔。
“微孔铜箔的研发成功并实现量产,在减轻锂离子电池重量的同时,大幅提升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容量,对动力电池行业技术提升有重大推动作用。”5月18日,青海电子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思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我省不断提高锂电铜箔的精度及产量,通过不断改进技术与工艺,率先突破厚度仅为6微米、幅宽最大可达1380毫米的高端锂离子电池专用铜箔生产工艺并实现量产。特别是6微米高抗张强度电解铜箔已成功运用于锂离子电池中,其具有优异的下游加工性能,可承受充放电发热所引起的膨胀应力,从而大幅提高锂离子电池寿命。“今年6微米锂离子电池专用电解铜箔产量将达到公司总产量的一半,公司主要客户包括LG、CATL、比亚迪等全球锂电产业巨头,青海始终站在锂电铜箔供应商第一梯队。”陈思成介绍说。
铜箔孔径、开孔率及宽幅等可根据客户实际需求定制,孔径范围可达30微米至120微米,开孔率可达20%至70%。可用作锂离子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容器、超级电容器等导电集流体,同时适用于镍镉、镍氢电池等。目前,产品已通过各项性能测试,同等面积箔材,其重量可减轻20%至70%,从而提升锂离子电池比能量。青海锂电产业再次“牛”了!
来源:西宁市人民政府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