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青海农村,曾经有一种待客礼仪叫上炕;不论春夏秋冬,但凡来了客人,首先就招呼对方上炕坐。
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对炕并不陌生,因为我们都是在炕上睡着长大的,无论是在以前的平房、瓦房还是现在的水泥房在农村,炕都是必不可少的。
每年冬天天气变冷的时候,不管外面寒风多么刺骨,躺在暖暖的炕上,想想都是一种幸福啊!炕睡起来是舒服,在农村烧炕叫“煨炕”这可是一个技术活!
烧炕的时候,首先要把干燥的麦草、菜草、等柴禾塞进炕洞点燃,记着一定要是干的,麦草这些东西千万不能潮湿,不然会烧不着的!
等这些东西着完之后就用长长的灰耙子均匀地把灰烬捅到每个角落,然后轻轻堵上炕洞门,稀薄的空气基本可以保持未燃尽的柴禾继续燃烧下去。用不了一会土炕慢慢就烧热乎了,整个屋子里也就跟着暖和起来。
以前都是在房子里烧炕,这样在房子里不仅被烟熏的乌烟瘴气而且房间内的卫生也不好,后来人们将煨炕的炕洞门安排到了室外。
只要是在农村生活的人,我想大概没有不会烧炕的吧!烧炕也不是那么简单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烧,要适当调节土炕的温度,这样才不会睡上过冷或者过热!
夏天的时候基本都不用烧,只是下雨的时候偶尔会烧一下,让炕不要太潮就行了!冬天就不一样了,冬天下雪很多柴火都是湿的,所以基本就是烧一次然后一直续着,烧着一次之后在炕洞里存一点细煤,让煤慢慢的着,用灰耙把填土炕的煤沫均匀地覆盖在正在肆无忌惮的炙烤土炕的发红的火堆上。
印象中记得以前家里来客人了,爸爸妈妈就是赶紧让炕上坐着,这不仅是因为屋里太冷了坐不住。在农村吃饭都会让年长的坐在炕上,这也是对长者的一种尊重。。
当这种生活成了习惯,在招待亲戚客人吃饭的时候,在土炕上安上炕桌,将饭菜摆放地炕桌上供客人用餐,“上炕”也就成了每家待客最热情的礼仪了。
土炕成了乡人待客之道,使主客形如一家。和客人们拉着家常,吃着粗茶淡饭,咀嚼着炒的大豆,打发光阴,人们的心情无比愉悦。
现在因为工作的原因,睡床的时间比较多了,慢慢的都快忘记那些小时候在炕上的趣事了。
只有每次回到家的时候,妈妈总是会提前把炕烧的热乎乎的,把被子也提前暖好!
晚上睡在暖暖的土炕上,没有了城市的喧闹,心里的平静和舒畅是难以形容的!
今天,
小编想和大家聊聊,
你们家现在还有这种炕吗?
你回家之后还睡炕吗?
来源:乐都在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