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十岁那年,我就从青海千里迢迢来到南方的小厂里打工,一个人在外漂泊,常常会想家,相信家,想念村里村外的人和事,想着,想着会不自觉地泪流满面。因为工资低,很少给家里打电话,去嘘寒问暖。
偶尔,下夜班,打电话给母亲,母亲啧啧地怪道:“怎么也不经打电话回来,有时,我都差一点忘了,自己还有一个孩子在外面,自己在外面,别舍不得给自己花钱,天冷了,给自己多添一件冬衣,我知道你舍不得花钱,别往家里寄钱了。妈,还能干活,有的是力气。”我心里不禁一酸,苦笑着:“妈,我在外好着呢,就是工作忙,平时所以,打电话就少了点,您自己要多注意点身子。妈,我先上班了,有空聊。”恋恋不舍地挂了电话,内心感到无比愧疚。
宿舍,闲暇时,拨通女友阿芳的电话:“在家怎么样了?”“不怎么样?你一二个月,才打个电话,也不知道,你心里咋想的。”“这个怨我,我以后,就多打打呗!这不是工作忙嘛。”“嘟,嘟……”阿芳竟生气地挂了电话。我自知理亏,他不知道,我工资低,话费贵,不敢长聊,我不禁黯然神伤,阿芳对我若即若离,忽冷忽热,让我如内心忐忑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车间里,“柱子,我家那边,路,你听说村里,啥时能起好?”“快了,村里正在筹资金,准备建呢!你走了的这几年,村里变化很大,修路,建通信塔……”聊了十分钟多,我看柱子还没要结束的意思,想像着电话费,感觉肉疼,赶紧说:“柱子,我要上班了,回头聊。”我没等柱子回应,就匆匆挂了。
因为工资低,话费贵,常常是三言两语,就匆忙结束,同事都说我是铁公鸡。
车间里,来自五湖四海的工友,在流水线上,不分昼夜的干着,但他们有时,会操着浓重的地方口音,打电话给家里,“家里好吗?”“孩子怎么样?”这类家长里短的话,然后匆匆的挂断电话。
车间里除了机器轰鸣之声,及偶尔地说话声,更多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
我知道大家都和我一样,因为工资不高,往家里多打电话,没有敢去泡“电话粥”的,有时说几句,就匆匆挂了,看他们说我小,想家,其实他们也想家,表面上说我,铁公鸡,其实,他们何尝不是,只是嘴硬罢了。
大家都抱怨着,工资低,企盼老板能早日加薪,可是,希望渺茫,也更希望移动能推进一种卡,能够让我们无所顾忌,肆无忌惮地打。
那次我去移动大厅缴费,熟识的工作人员刘大姐向我推荐了一张亲情卡。说这张亲情卡,可以几十个人形成一个集团,几元就可以打300分钟,500分钟等等,很是省钱。你可以和家里人,乡里人组成一个集团,尽情无忧地泡“电话粥”了。
我有些吃惊,但随即又喜出望外,移动真是贴心,暖心!后来我也没真没想到乡情卡,真正改变了我的生活。
下班后,我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母亲报平安,母亲说,好好,你可以注意点身体,电话不要打长了。我知道母亲心疼我,舍不得我的工资钱,怕我花太多的电话费。我高兴地说,现在我用的是乡情卡,几元钱就可以打几百分钟没有关系的,她道,还有这样的好事,移动真的是好。电话那头,咯咯地笑起来。
阿芳,我给你买了红围巾,衣服,回头给你寄去。阿芳,你感冒了就要多吃药……我开始随时会拨打阿芳的电话,说不尽的甜言蜜语,道不尽的浓情蜜意,这样的无拘无束地畅聊,让我们总感觉处于热恋之中,阿芳也一改以往的态度,开始变得温柔起来,更是从家乡寄来她织的毛线衣和围巾,还说,我这么好,等几年攒够了钱,就结婚,要多生几个小孩子。工友们在旁边听着,笑着,啥时喝你们的喜酒啦。
因为有了乡情卡,终于可以把过去积压的话,一下子喷涌而去,再也不用压着,憋着着了,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同事们都知道我抠门,怎么如此的随意,肆意地打电话,这小子
吃错药了,这工资不高,这么打,喝西北风呀,这孩子,怎么了?
我诡秘地笑着,你们还不知道吧,我办的是移动乡情卡,几元包打几百分钟,随心所欲,想怎么样就怎么打?
同事们听说,个个吃惊,一开始不相信,但是看我,每天不计时间地畅聊,个个贼似地跑去移动大厅,去办了乡情卡。
这下,车间里热闹起来,给家里,朋友,村里人,随意地打,问这问那,车间里,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因为有了乡情卡,大家谈着,笑着,也闹着,满车间里,各种腔调的电话声汇聚在一起,弥漫着浓浓的乡愁。这才是世界最美妙的声音,让人沉醉,让人甜美,故乡仿佛就是身边,亲人仿佛就在眼前。
下班路上,食堂里,车间里,路上,只要大家闲着,都会打电话给家里,村里,父母,亲戚,村里人,问这问那……
过去故乡离我们很远,遥不可及,如今乡情卡成了我们与故乡的线,这头,那头,牵着,系着!故乡虽远,但你感觉,它总是近着你,你不再孤单,寂寞,急事可打,情事可谈,闲事可唠,不愁,不怕,乐哉快哉!
家事,村事,喜事,白事,因为乡情卡,里外皆知,远近可知。家里人,村里人,老少妇孺,因为乡情卡,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因为乡情卡,千里万里,随时可通,啥人,瞬间可通;啥事,瞬息可解。乡情卡,让故乡不再遥远,让我们这样漂泊在外的流浪的游子,不再孤单,不再寂寞。
我要义务为代言,我要为你宣传,让那些千千万万在外漂泊的游子,体会到家的温暖,感受到故乡的浓浓的味道。
过去,故乡遥远,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我似断肠,心忧愁。
如今,小小的乡情卡让故乡天涯咫尺,我在这头,故乡再遥远,似乎触手可及,乡声在耳,乡情可知,心变得温暖而又充盈。(作者:陈旭红)
来源:青海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