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投资200多万元技术改造的水雾除尘装置,大大降低了钾肥干燥过程粉尘较大的状况,固体粉尘排放含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摄影:冶晓刚
映衬着红彤彤的枸杞丰收景象,当8月的骄阳照在“聚宝盆”的“盐滩”上,无论是钾肥生产车间还是金属镁一体化项目车间内,不管是带机上正在进行脱卤的氯化钾,还是被码放整齐的金属镁锭,都成为了盐湖“生态镁锂钾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察尔汗盐湖考察时指出:循环利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全国都应该走这样的路。青海要把这件事情办好,发挥示范作用。
仅一年时间,一个以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要途径的循环经济成为了柴达木盆地内循环经济的“范本”,盐湖人的“循环梦”也已逐渐成为现实。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谢康民介绍,一年来,他们立足全国和青海,结合盐湖实际,把盐湖开发放在全国盐化工行业大局中去谋划,计划在镁、锂、钾产业发展的同时,打造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发展的光镁循环经济园区和生态式循环经济区。目前,盐湖股份已列入了“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示范单位”,实现了我省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示范单位零的突破。
回眸走过的一年,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明确了“百年盐湖,生态镁锂钾园”发展战略,坚定要走出一条以盐湖资源开发为主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翻开盐湖股份的“365天录”,他们坚定不移发展循环经济,“生态镁锂钾园”全面启动,着力在镁、锂、钾产业上做稳做实,循环经济实现了全面“提量、提质、提速”。
谢康民介绍,这一年来,作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核心项目——金属镁一体化项目捷报频传。
过程是艰辛的,成就是喜人的。2016年9月28日电石法PVC装置全线工艺流程打通,首批产品即达到优级品;2016年10月1日甲醇装置从气化、变换、净化至产出合格甲醇用时仅20小时,在业内创造了时间最短、负荷提升最快等多项试车佳绩;2016年12月31日我国第一块盐湖卤水镁锭成功下线,金属镁一体化项目核心的10万吨金属镁装置打通全部生产工艺,至此我国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实现重大突破。与此同时,盐湖镁合金汽车压铸件通过客户PPAP零件生产批准程序并实现量产。
发展“生态镁锂钾园”,即抓住镁、发展锂、走出钾,形成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链优势互补的循环模式。
在我省初步形成的锂产业链中,盐湖提锂是关键一环。而在盐湖股份,锂产业发展作为盐湖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谢康民介绍,去年碳酸锂生产实现扭亏为盈,且在今年3月份1万吨碳酸锂填平补齐工程开工建设。
科技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将成为企业提效益降成本和实现盈利的重要途径。谢康民介绍,一年来,他们通过在锂产业方面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先后开展和完成了连续离交移动床在盐湖提锂的应用、解法生产电池级氢氧化锂、纳滤除镁技术的开发研究及产业化工程、吸附提锂工艺及新型吸附设备等技术开发研究。
除了镁产业和锂产业的迅速发展,在过去一年,盐湖资源开发史上作为“老大”的钾产业也取得了突破进展。据了解,一年来他们通过实行钾肥生产装置建立冬季不停产新机制,稳定了500万吨年产量,且创新性利用硝酸钾装置生产出熔盐级硝酸钠产品。
成果丰硕的一年,因为牢记了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让以循环经济为模式的“盐湖之花”在柴达木盆地内绚烂绽放。
来源:青海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