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月30日,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2017年年会在德令哈开幕。开幕式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嘉麒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武向平分别作了题为《极地与人类的未来》和《宇宙的命运》主旨报告。
刘嘉麒院士的报告从南北极的自然环境和独特气候入手,结合自己的科考经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南北两极奇妙的自然风光、可爱的极地动物、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中国科考队的发展历程。观看着内容丰富、色彩斑斓的幻灯片,聆听着耐心细致的讲解,遥远又陌生的极地变得亲近而生动。刘嘉麒院士说,南北极是地球自然资源的最后储备地,也是人类生存的最后栖息地,是科学的殿堂、创新的源泉。到南北极科考,不仅是经济、政治、军事的需要,更是强国的象征。古往今来,无数勇士在探索极地奥秘的过程中牺牲了自己,但人类向极地进军的步伐从未停止,许多大无畏的探险家、科学家通过对未知世界追求与探索,发现和开拓了新大陆,开辟了新天地。中华民族不仅要知晓自己拥有的陆地和海洋,也要着眼极地和空间,那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应该在极地事业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武向平院士形象地从宇宙的“年龄”“身高”“重量”等方面带领大家认识宇宙,运用整体图片、放大具体位置让大家感知宇宙,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宇宙万物来源于宇宙大爆炸,宇宙的最终命运是收缩和膨胀,处于不同的条件下将会有不同的宇宙命运;介绍了人类长期以来对于宇宙起源、发展、演变的认识和研究成果,倡导大家要爱护地球,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
热烈的掌声为精彩的科普报告划上了完美的句号。报告结束后,聆听报告的人们围着两位院士,热切地请教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问题,希望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帮助,早日为实现科技强国梦贡献力量。
来源:青海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