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总书记的到来,让我们无比骄傲和自豪,也感受到了总书记寄予的殷切期望和肩头应承担起的沉甸甸责任。”“无法忘记当时总书记和大家亲切握手、询问企业生产经营、科技研发时的情景。”……
白驹过隙,一年为期。如今,再次谈起,黄河公司员工们依然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与兴奋,争先恐后的讲述着和总书记见面的场景。
视察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察看成品展示,了解制绒、扩散、刻蚀、镀膜、丝网印刷、高温烧结等生产工艺……去年8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公司太阳能电力公司,逐一了解该公司发展光伏全产业链及科技研发、生产经营等情况。
绿树掩映下的太阳能电力公司厂房整齐排列,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文字、图片形式被放置在车间大门口的玻璃展板上。

见到总书记情不自禁的鼓掌(资料照片)
“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脚踏实地、志存高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未来充满向往。”“总书记在我们心中竖起了一杆旗帜,犹如给年轻的生命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激发起年青人昂扬向上的斗志。”一年来,黄河公司员工将总书记的嘱托铭记在心,他们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将总书记的要求落在实处。
走进电池制造车间,听不见轰隆隆的机器声响,智能设备生产线上,电池正在经历着硅片清洗制绒、扩散、洗磷刻蚀、PECVD镀膜、丝网印刷、烧结等一道道工序。
“光伏制造业正处在一个转型期,从原来的依靠规模取胜转型到依靠科技创新取胜,对于曾经迷茫的我们来说,总书记的指示提振了我们的信心和士气。”黄河公司太阳能电力公司检修综合分厂主任王武兵说道,在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下,一年来,黄河公司在成本管理、技术提升、智能制造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提升和飞越。
“2017年常规单晶60片组件主流功率达到285瓦/块,72片组件主流功率达到340瓦/块,产品已全面达到国家能源局‘领跑者’计划要求。”据黄河公司太阳能电力公司生产技术部副主任许江涛介绍,“目前公司正在重点开发‘超级领跑者’对应的叠瓦组件、半片组件和多主栅组件等新产品,为后续市场发展做好产品储备。”
2016年三季度至今,黄河公司太阳能电力公司先后完成了硅片提质增效、组件汇流带自动焊接和串焊段合线改造、电池制绒自动补液等技改项目,进一步引入行业先进自动化智能设备。在提升产线设备产能、产品质量、工艺稳定性、生产安全性、整线自动化水平的同时,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和设备维护成本,目前公司自动化智能设备占比已达到70%以上,核心制造设备智能化及自动化方面领跑行业。
“地处世界第三极的青海拥有丰富而充足的太阳能光照资源,公司拥有人才、技术、资金等优势。做强做优做大光伏发电这一优势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许江涛说。
一年来,在国家电投集团奉献绿色能源,致力清洁发展的引领下,黄河公司积极落实总书记关于做好光伏产业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夯实安全基础、深化提质增效、加快技术升级、坚定不移走创新创造之路”开展工作,在智能制造、技术创新、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当记者走进硅片制造分厂,硅片制造分厂生产技术主管王毅告诉记者,就在不久前,经过工艺研发,成功实现120μm厚度P型硅片的切割。该薄片工艺的试制成功,标志着太阳能电力公司金刚线切割工艺与行业先进水平同步,为后续N型电池的顺利投产提供了保障与支持。

牢记嘱托,逐梦绿色之路
“切片环节填补了青海省光伏制造该环节的空白,对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带动省内和园区配套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王毅说。
一年来,黄河公司不断推动核心技术升级换代。推进第二代切片工艺,线切金刚线单耗由1.35米/片降低至1.0米/片,切割工艺跨入行业先进行列。
完成电池产线多晶改单晶技改项目和电池第八代技术工艺导入,电池平均转换效率由18.30%提升至20.30%;2017年投资1.6亿元对电池产线进行PERC升级改造,改造完成后单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将进提升至21.3%。
关键指标实现突破。2016年至2017年期间通过技术工艺、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硅片良品率由92.5%提升至94%以上;电池合格率由97.8%提升至99%;组件合格率由98.6%提升至99.6%。
黄河公司将于2017年底开始实施“三年滚动技改计划”,包括200兆瓦电池PERC工艺升级改造、硅片产能提升改造扩建项目、AGV全线自动化改造、电池片EL及颜色外观自动检验改造等技改项目。
“这对进一步提高生产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在推进生产设备国产化同时降低设备后期维护和维修费用。预计到2018年底公司自动化水平提升至95%以上,核心设备国产化达到50%以上。”许江涛说。
回望过去的一年,黄河公司牢记总书记嘱托,千方百计推进光伏产业技术升级,把科技成果创新转化为绿色发展的动能。作为清洁能源领军企业,黄河公司将继续打好绿色、循环这张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续写绿色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栉风沐雨,铿锵前行。
来源:青海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