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带动三四线城市的发展,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了很多优惠,比如一些城市鼓励农民购房入户,但现实情况却是:农民愿意进城买房,却不愿将户口迁入这些中小城市,反而喜欢去特大或者超级大城市。 超7成的农民进城买房,但不转户 比如四川省眉山市就规定,农村户籍居民购买中心城区指定范围商品房的,可以享受200~300元/平方米的补贴。这一政策立竿见影,村镇里有条件的农民,纷纷到城里去置业。 有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5月-12月,眉山市中心城区农民购房占比72.58%,中心城区发放农村居民购房补贴7977户,共计3.08亿元。 查阅资料后小管家发现,眉山市2014年末户籍总人口353.02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00.64万人。到了2015年末户籍总人口349.17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00.35万人。这也就是说,户籍总人口、城市户籍人口都是下降的。 一方面农民享受了买房入户给补贴的政策,但另一方面,他们是不是真的得换户口,政策并没有强制规定,再者现在农民有土地收益,转户口的吸引力也不大。
大城市优势明显,人人都想挤进去 与三四线城市买房入户略显冷清相比,在成都、武汉、重庆这样的特大城市里,买房入户的积极性就高多了。 以武汉为例, 2015年末常住人口1060.77万人,增加了26.97万人;户籍人口829.27万人,也增加了1.96万人。 农村很多土地越来越值钱,农合医疗保险保障水平也在提高,土地补偿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所以一般的城市的吸引力似乎并没有太大的优势;而超大城市的情况就不同了,它们在基建、公共服务,就业机会、教育水平等方面,是农村、甚至一般小城市可望而不可即的,农民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也愿意为此一搏。
未来积分落户成主流,难度更大 不过,根据国家对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规划来看,要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像武汉就属于限制人口的城市。 国家提出合理放开城区人口100万-300万的大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城区人口300万-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但这类三四线城市,对于农民工落户的吸引力都不够大。 但现在越是大一点的城市,都在考虑用积分落户的方式,想要最终落户成功,其实并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