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搅沫沫早编 于 2015-11-28 17:35 编辑
11月26日,旅客第某乘坐西安飞往西宁的航班,飞机起飞前,机组人员要求所有人关闭手机,第某将手机调成了“飞行模式”。当机组人员多次劝他关闭手机时,他置之不理,最终空警强行关闭了他的手机,并向西宁机场派出所报警。
11月26日,一位旅客在航班上将手机调成飞行模式,拒绝关闭手机,被民航青海机场公安局西宁机场派出所依法行政拘留。航班抵达西宁机场后,民警迅速出警,登上飞机,将违法行为人第某依法传唤至派出所调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民航青海机场公安局依法对第某做出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民航青海机场公安局提醒广大旅客,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现行规定,任何一家航空公司都不允许乘客在飞机上将手机置于“飞行模式”保持开机状态,否则将面临行政处罚,造成严重后果者,将负刑事责任。对于这样的规定,有人提出疑问,既然手机上设置有“飞行模式”,为何不能使用呢?据了解,飞行模式是手机厂商为吸引消费者做出的噱头,中国民航局对此没有做出任何认证。手机的“飞行模式”即关闭手机的通信模块,不能接打电话发短信,与基站没有信号联系,仍可以使用其它功能,如计算器、秒表、时钟,或者玩游戏,会产生许多不同频率的次生电波。尽管这些次生电波很微弱,但机载通讯设备灵敏性非常高,并且绝大部手机的“飞行模式”效果并不稳定,同样会影响并干扰驾驶舱、地面塔台的空地通讯系统及导航设备,影响飞机的正常飞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民航局令第195号《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第121.573条,关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禁用和限制中要求:从飞机为开始飞行而关闭舱门时刻起,至结束飞行打开舱门时刻止,飞机上的乘员不得开启和使用,合格证持有人也不得允许其开启和使用与航空器正常飞行无关的主动发射无线电信号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移动电话在这些禁用设备中名列第一。近年来的数据显示,1986年到1999年,共有86起故障事故是乘客在飞机上使用电子设备引发的,其中超过四分之一的电子设备为手机。来自国际航协的一份报告显示,2003年至2009年,根据125家航空公司的统计数据,飞机上的操纵系统、导航系统、驱动系统、起落装置及通讯工具都会受到电子产品的严重影响,至少75起航空事故很可能与手机或其它电子设备的信号干扰有一定联系。
西海都市报记者/彭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