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后:“生孩容易养育难”
10月29日晚上,省城市民小赵的手机中突然蹦出一条消息,国家全面放开二孩。对于刚刚怀孕不久在家休息的小赵来说,看到这条消息时的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她问自己,生完这个孩子,以后还想再生吗?心中立即蹦出一个念头,坚决不!
80后的小赵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按照政策,即使没有“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他俩也能享受“单独二孩”政策生两个孩子。然而,为什么如此坚决地选择只要一个,小赵有自己的理由。
“如今已是而立之年,虽然父母尚且能帮着带孩子,但是生孩子、养孩子的成本在逐年上升,能把一个孩子养好已经不容易了,更何况再生一个。”小赵说。
在小赵的身边,几乎都是80后的同学、朋友,大家在讨论要二孩这个问题时,绝大部分80后都认为生活质量比要二孩更重要。“如果现在要二孩,就意味着丈夫的负担更重,自己的发展也受到影响。日渐年迈的父母不但要帮我们看孩子,还要在经济上贴补我们。等到了中年,上头四位老人,下面两个孩子,往后的日子想都不敢想。”小赵拒绝二孩的态度非常坚决。
70后:“是个好消息想赶末班车”
在全面放开二孩消息传出后,70后却不同于80后的担忧,很多人表示欢迎,这仿佛成为了“非独”70后群体的呐喊。记者在朋友圈专门询问了5位70后妈妈,其中,就有3位70后妈妈愿意再生一个。
今年39岁的王女士刚刚从医院把生病的父亲接回家,在父亲住院的这段时间,她跟弟弟轮流照看,即使这样,她也觉得许多事情力不从心。每次回到家看到十几岁的儿子,她都会想如果自己有一天病倒了,儿子还有精力照顾她吗?这几年,再生一个的想法在她脑海里反复浮现。当她听说国家要全面放开二孩的消息后,感觉有了希望。
“生孩子、养孩子的成本的确很高,但是考虑到老了以后的日子,现在咬着牙也得挺过去。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我会考虑再生一个。”王女士说。
不仅70后为放开二孩政策叫好,60后刘女士也觉得这是个好政策,但如今只剩下无奈。
原来,刘女士的独生女远在国外,如今,她要照料生病的老伴,不仅不能与女儿长聚,就连指望女儿分担家事也难。“女儿好几年没回国了,如果生两个,一个留在身边多好。”刘女士无奈地说。
到底生不生养育成本是关键点
无论是年轻的80后,还是想赶末班车的70后,在生与不生这个问题上不断纠结,其中,纠结的关键在于生养二孩的成本问题,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二孩最大的困难就是经济压力。
在全面放开二孩的热烈讨论声中,网友做了一套生不生二孩的自测题。
1.丈夫(或妻子)一方收入是否超过居住地月平均工资10倍以上且有房无贷?
A.是(恭喜你!有你这样的顶梁柱在,哪怕生完二胎后,你的另一半辞职在家带两个孩子,你们家的经济状况也还能hold住!)
B.否(请转至第2题)
2.夫妻月收入之和是否在居住地月平均工资的6倍以上且有经济实力在居住地换置三房?
A.是(好吧,如果你执意想给你家娃找个小伙伴的话,那就鼓起勇气,生吧!)
B.否(请转至第3题)
3.夫妻月收入之和是否在居住地月平均工资的4倍以上?
A.是(好吧,如果你确定想挑战一下自己,那就生二胎吧!)
B.否(亲,对不起!你或许真心不适合养两个孩子啊!还是先琢磨着怎么把第一个娃拉扯大吧!)
网友还特别提醒:家中无老人可分担育儿压力的家庭慎养二胎!高龄产妇慎养二胎!第一胎为儿子的家庭慎养二胎!
虽然,这只是一套测试题,但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涉及了夫妻双方的经济实力。此外,一些网友还详细计算了养二孩的成本,几十万元的养育费用轻松算出。看来,生不生二孩经济条件是关键。
网友热议:有人点赞有人倍感压力
在全面放开二孩消息传出几十个小时里,大家分别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于生育政策调整的看法,其中,一些网友表示赞同,并为之点赞。另一些网友觉得压力越来越大了。
网友冰上雪莲: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在万众瞩目和万众期待中如期而至,因生育政策放开而额外出生的这些年轻人,将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网友紧张:凑得一个“好”字自然好,但是压力太大,如果生俩儿子,还得准备两套房,想都不敢想。
网友留恋:希望全面放开二孩的同时,公共服务、教育、医疗资源能够跟得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