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仑在线讯 为进一步加强西宁地区关闭地下水源工作,规范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增强西宁地区地下水涵养能力,确保城市整体供水质量和用水安全,12月10日,西宁市第一水厂正式关闭,标志着西宁地区关闭地下水源工作的正式启动,为全力推进西宁地区关闭地下水源工作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西宁市自产水资源量13.14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2.4%,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6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近四分之一,是生态资源型重度缺水城市。目前,全市水资源利用率已达56%,耗水量3.53亿立方米,已接近可利用量,是我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水资源短缺造成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目前,西宁市的生活生产用水主要取自地下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地下水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致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地下水水质变劣,严重威胁到区域生态环境。因此,逐步关闭西宁地区地下水源,对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保护涵养地下水,优化水资源配置,保证城市供水质量和全市人民用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宁市第一水厂建于1958年,设计日供水能力为1万立方米,1963年正式投产,曾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宁市区生活、生产的主要供应水源地。随着市第二、第三水厂的相继建成投产,市第一水厂成为南川地区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和周边840多户农村供水的供应地。
按照省、西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本着“先易后难、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依法分步骤关闭西宁地区地下水源。该项工作开展以来,在省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地下水源企业的大力配合下,西宁市调查摸清了全市地下水源的详细情况,制定了关闭地下水源初步方案。西宁市将以一水厂的关闭为契机,全面开展关闭地下水源、启用地表水源的工作。西宁市水务部门表示将在关闭旧水源的同时启用新水源,对市第一水厂供水区由市三水厂进行覆盖,保证对原供水区域的供水水量、水质不造成影响。(作者:晓姝)
|
|